楊上峰與其創作 |
提起同樣也是陶雕藝術家的父親楊元太,楊上峰笑著說,從小每次畫圖拿去給父親看,父親都只說一句話:「不錯喔!好,繼續畫!」,那時他覺得很納悶,為什麼都只會說那句話,甚至覺得被敷衍了。後來才慢慢理解,父親是用一個簡單的方式,鼓勵他繼續創作。父親常說:「一個創作者就像農夫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也是他父親的創作觀。
因為跟父親很親近,所以受到的影響很大,但也因為太親近了,所以對於「土」這個素材也就沒這麼注意。對美術似乎也是如此,從小眾人就認定他該就讀美術系,朝美術的領域發展,但他卻追隨表哥讀理工類組,只因為表哥是當時心中的榜樣。後來因為陪伴要考美術系的鄰居畫畫,看到那些抽象的線條、顏色,才驚覺自己好像很久都沒碰這些東西了,也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楊上峰重拾畫筆,著迷到半夜也會爬起來畫。後來他決定重讀文組,考取實踐服裝設計學系。
暫置於鶯歌工作室中的作品 |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教授有很多位,每一位對於學生的作品都有不同看法,甚至這些看法是相牴觸的。學生們照著這些意見一改再改,感到非常困擾,最後決定在學期總評時提出。老師們聽完就笑道:「我們是在培養你們的看法,我們說的固然是我們的看法,但是最終你要思考把它轉化成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我們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後來他們才恍然大悟。楊上峰表示,「提供不同的視角,並在不同的視角裡面找出自己方向。」這也成了現在他在教學上或創作上的觀念。
楊上峰認為,藝術與設計與一般學科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經過不斷的討論,激發出彼此思想的火花。他總會跟學生說:「其實不是老師教學生,我跟你們都一起在學習,我把我知道的跟你們分享,也希望你們把你們所知與我分享。」
憶起曾帶過一屆東方進修專校的學生,讓他很感動,因為這些學生都有著對創作的求知與熱誠,上課時就好像以平等的作家身分進行對談。該屆學生,也是陶藝老師的簡麗芬說:「楊老師的教學對我們的啟發性很大,他從不批評我們作品的缺點,反而用討論的方式給我們建議和提醒。我忍不住要讚嘆他是位很棒的老師!」
從中小型陶雕作品到近幾年嘗試做大型作品,楊上峰說他想要得到:「到底我的作品在什麼樣的尺寸、什麼樣的造型,能夠擁有那種氣勢,並與自然環境達到協調感,有種特殊的氛圍。」
磐石/「解體=再構」。 (創作於二○○六年。長:三十二公分, 寬:三十八公分,高:七十五公分。 還原燒約一二四○度,熟料土,金銅釉。) |
曾展出的「解體=再構」系列作品,除了有塊面的轉折之外,還有土層壓擠和堆積所製造出來的剝離感,但在殘缺、破碎的表象背後,有一種凝聚的力量。對於社會環境的變化富有觀察的楊上峰說:「就像是我們的社會,感覺像是被瓦解和解構的過程中,其實是在建構一種新的價值,而其中穩定的力量是依然存在的。」
對於近年興起的手感經濟風潮,楊上峰表示認同且十分看好:「手感經濟會重新被重視,人類社會對於量產與如何量產,應該重新評估。」數位化是個很便利的工具,但是在這其中有個很大的問題:人在觸摸素材的時間變短了,去理解素材的方式也變了。他鼓勵創作者應該透過觸覺、甚至嗅覺與視覺去感受自己的設計。人是感官的動物,只透過電腦去設計物品,而忽略了與素材的直接對話,十分可惜。「不要忽略、也不要被剝奪了這份能透過感官所得到的經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