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藝大藝博館提供 |
還未刻成印章的印材便稱作印石,由於台灣印石材料不足,且石料難以刻成印石,因此多半仰賴進口。中國四大印材為壽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其中以壽山石最常見,產地位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約的壽山村一帶,展覽的印石也以壽山石為主。
「印石之美」展出李奇茂教授捐贈的三十一件印材,展品中有兩款古印石,其他以壽山石為主,雖說展覽空間不大,但印石小而美的特色卻一覽無疑,李奇茂教授談到:「石不能言最可人。」雖說石頭不會說話,但其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反而更具獨特美感。
古時候的印石通常會刻成與吉祥物相關的模樣,雕工簡單、大方,令人一目瞭然。展中最具特色的印石當屬刻有疑似獅子圖像的古印石,此印石便具以上特徵,其圖樣簡單、討喜,是展場中最受民眾歡迎的印石。
印鑑的功用不僅在於標示擁有權,館員李斐瑩說:「印鑑可用來表達意涵、標示作品。」多數人會在印鑑上刻自己的名字,完成藝術作品時,蓋上印章以標示其作者,例如古代皇室看到喜歡作品時,會蓋上皇室圖章,代表其屬於皇室擁有物。有些人則會在印石中刻圖像,或者代表自己某時期理念的詩詞、短文,藉此達到表達意涵、紓解性情的效果。
不同的石頭由於經歷的歲月、環境不同,因此各具生命力,「石頭本身具有生命性,若有不同的人把玩會更具靈性。」有些印石會以石材本生的模樣雕琢,例如石材本身具有紅、白兩色,便有可能刻成鳳凰圖案。
捐贈印石的李奇茂先生,於一九七六年開始在台藝大任教,他認為既然自己有對學校有幫助的收藏品,就不應該藏私,因此捐贈給學校博物館展覽,李斐瑩表示:「既然有資深老師願意捐贈,那我們也很樂意利用僅有的空間辦此展覽,若展覽品能多到讓民眾把玩更好。」
李斐瑩說:「辦此展覽是希望能夠配合教育推廣,理解印材功用。」讓民眾欣賞印石之美,從中了解印石與文人雅士的關連。未來還會針對此展覽製作代表印章,可以讓參展民眾蓋印章做紀念,李斐瑩提到:「希望展品能更豐富,能夠用較具有代表性,如張大千使用過的印章作為代表印章,而不只是民眾喜歡的印章作代表。」
為了讓非在校生能觀賞「印石之美 - 李奇茂教授印材捐贈展」,此展覽在週末時間也開放民眾參觀,詳情可參考台藝大藝博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