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快樂生活 自然農法好easy

12.22.2
黎旭瀛與上課成員記者。林敬慈/攝
 【記者林敬慈/台北報導】由台北雙年展作品之一的「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方案,所衍伸的台北好好吃系列活動--假日農夫培力課程,這次選在新莊的樂生療養院,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樂生院內,大小朋友一起來種菜,學習如何在城市中擁有一塊綠地。

「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的理念是由藝術家吳瑪悧所發起,她在課程一開始表示,地球的生態已經遭受嚴重破壞,海平面上升對台灣有很大的影響,現今人類可以做到的是什麼,她希望作為人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提出「台北好好吃」活動,將城市發展成為一塊耕耘的土地,人能與土地自然共處。

「台北好好吃」的系列活動已舉辦過很多次,以往都是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空間種菜,這次是第一次在美術館以外的地方舉行,之所以會在樂生療養院舉辦,樂生青年成員之一的林同學表示,希望利用樂生院的空間,透過台北好好吃的活動,不僅作為新莊地區居民的活動空間,也可以讓新莊居民更了解樂生。

活動中邀請了「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的黎旭瀛擔任講師,教導課程的成員認識自然農法,並透過自然農法建構「人與自然共生的教育基地」。

自然農法是無農藥、無肥料的栽培方式,黎旭瀛表示,自然農法的概念與有機農法不同,自然農法認為土地有生命,且對待有生命的東西要尊重,另外,植物本身具有抵抗力,植物與土地是息息相關的。自然農法不加肥料是因為自然農法認為,加肥料是讓土地本身力量衰減,久而久之,植物與土地便只能吸收肥料的養分。

黎旭瀛原為一位眼科醫師,開始接觸農業是因為女兒得了異位性皮膚炎,他表示,農夫種菜就和醫生看病一樣,要找出原因,生病吃藥只是治標不治本,要健康不能找醫生,要健康就要從吃的食物開始著手。

另外,黎旭瀛也提到,自然農法沒有連續耕作的障礙,也不休耕,一般有機農法強調要輪作、休耕,才能維持地力,但土地就像一間工廠一樣,原本是製造冰箱,突然改成生產電鍋,不僅生產線要重新調整,機器要重新購置,員工也要重新銜接,就像土地裡的微生物一樣,難以適應。
「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黎旭瀛說,從失敗中學習,才能得到更好的經驗。他也是從十坪大小的市民農場開始做的,並不是一開始就很順利。他鼓勵在座成員,秉持著對土地的尊重、信賴與愛,從經驗中一點一滴學習,要有健康的土攘,才有健康的蔬菜,一味的追求甜、大或快,反而失去了真正蔬菜的味道。消費者也要多跟農夫親近,親自踏入田裡,認識、了解自己所吃的食物生長過程。

活動在室內課程結束後還安排了戶外實作的課,大小朋友一同拿著鋤頭到樂生院內一塊長滿雜草的空地,在黎旭瀛醫師的帶領下,開始鋤草、整地、播種。在大家通力合作下,一塊小小的農園就在樂生院內產生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