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對抗貧窮 是慈善還是義務?

01 【記者鄭喻文/台北報導】對抗赤貧,是慈善還是義務?創辦第四世界運動若瑟‧赫忍斯基說:「哪裡有人被迫生活在赤貧中,哪裡的人權就會被忽視、剝奪,團結起來為使人權受到尊重,是我們神聖的義務。」

若瑟‧赫忍斯基從小在法國出生貧困,感於不斷的被救濟、卻始終逃不出貧窮的困境,一九五七年,他和近三百個貧困家庭一起創立了「協助一切沮喪絕望者運動」﹙ATD Movement﹚,就是後來的第四世界運動,立志讓大眾了解貧窮、並進而改善貧窮。

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日前舉辦一系列講座,在世界人權日屆滿六十周年的日子,邀請到第四世界運動的工作者洪萬六、林聖齡與楊淑秀分享在各國服務的經驗。

楊淑秀表示,慈善並不是沒有用處,但有其限制。窮人無法真正被認識,救濟的人或許充滿善意,卻無法設身處地著想,所以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伴隨著各種不信任。

楊淑秀舉一個實際碰到的例子:在台北萬華有一赤貧家庭,她與同事在拜訪時給這個家庭一筆金額不多的錢,但是下次再來時,主人卻很主動的拿出醫療證明,表示「我沒有亂花這筆錢」。楊淑秀提醒大家反思,在我們救濟的同時,是否也有潛意識帶著優勢與不信任?

洪萬六也提到,理解窮人的處境,比分享物質更重要。他以自己經驗說起,從馬路上發傳單的人一張張遞出的紙,可能是他們賴以維生的方式,也可能像他在羅斯福路上碰到的老婆婆一樣,只是為了消磨時間。「人總以為自己的知識與判斷是正確的,但事實不全然如此。」

走進貧窮,理解貧窮的真正背後故事,才能學會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洪萬六說,他開始理解發傳單工作者的處境,若真的不想拿,也會以微笑表達尊重。

林聖齡也談到她在美國紐奧良所看到的赤貧狀況。有許多救濟方案,希望從教會等宗教組織向外擴張,但卻發現許多窮人經常不出席。她轉述教會裡的神父說,他花了六個月才真正了解窮人為什麼不來。

貧窮的循環令這些人沒得選擇。二十個人住在一個單位的公寓裡,大部分都是非法移民,他們不敢出示地址、因為法律不容以致於找工作困難、薪資低,無法穿得體面令他們完全不敢想進教堂這件事。

「赤貧的人通常無法享有權利」,楊淑秀表示,有人因為沒有房子住、進而沒有投票權,這些在公民社會中認為不可剝奪的權利,在窮人的生活中卻很難做到。

六十年前,世界人權宣言正式頒布;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楊淑秀鼓勵無論所讀什麼科系、在什麼領域的人,都應該以貧窮的人為師,因為他們享受權利的機會最少,而我們應該反思有哪些需要改進。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