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上):琉璃蛺蝶。圖片來源:臺大昆蟲標本館數位典藏 【記者林倩宇/台北報導】台灣由於特殊的地形及多變的氣候,因此有生物多樣性的特色,也造就了昆蟲物種的多樣性,使台灣成為世界的昆蟲寶庫,而台大昆蟲數位典藏則將多年來製作、保存的昆蟲標本進行數位化的工作,讓大家透過網路資源進而對更多的昆蟲可以更加了解。此計劃主持人台大昆蟲系教授蕭旭峰說,昆蟲數位典藏的目的在於減少標本的損耗,數位的資料只要好好保存,就可避免此問題,雖然數位檔案也有壞掉的可能,但資料備份、異地備份的觀念,可免去此疑慮。昆蟲數位典藏的流程,首先從標本的分類與整理開始,其次要挑選合適的標本,再來要利用專業攝影器材LEICA顯微鏡、Chroma數位攝影機、NIKON D1數位相機等拍照存檔,之後還必須為影像做後製處理,如去背、修色等。最後還有標本照的命名與建檔、查詢昆蟲標本照的分類資料等工作。而由於標本數量龐大且歷史悠久,所以需要有熟悉標本處理及有昆蟲分類背景的工作人員做處理,才能順利完成上述程序。談到數位化過程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