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
故事中,小傑媽媽很希望能夠見孩子一面,直到遇到安寧病房內的藝術治療師,教導小傑用畫作、串項鍊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小傑才打開自己的心房,進去病房看媽媽;藝術治療也引導小傑,正視媽媽生病的事實。六歲的小傑將自己親手串的項鍊幫媽媽戴上,媽媽眼眶盈著幸福的淚水說「謝謝」,不久後就辭世了。
「媽媽的臉」在十月十八日舉辦講座,執行長張嘉芳說,希望能透過動畫,將原本很沉重的議題,以大家較能接受的方式呈現。不僅是看動畫而已,更希望大家能夠經由討論,充分了解大家平常比較抗拒的安寧議題。
「許多孩子在面臨哀傷時,反而會表現異常的亢奮。」講師李佩怡說道,大人會認為,小孩還不懂什麼是分離,所以依然很開心,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創傷後的行為表現。這時候若沒有適當處理孩子的情緒,影響會是一輩子的,「小傑真的很幸運有接受藝術治療」,不然他一定很難接受母親離開他的事實。
李佩怡表示,通常孩子在經歷親人死亡後,會開始缺乏安全感,對於現在的照顧者會黏得很緊,或是會常常抱怨身體不舒服。「那時候的孩子需要『過渡性的客體』提供安全感與逝者連結。」她說,這些客體可以是逝者的衣服、從小抱著的玩偶,或是毛毯。
另一位講師呂素珍本身是位藝術治療師,這個動畫腳本更是她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藝術創作就是情緒的容器」她說,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紓發情緒。例如:一個小孩對於父親的逝世看起來或許沒有影響,卻會在畫作上展現他對父親的思念,例如他會畫出全家福,或者是和爸爸比賽騎腳踏車。
有人會說,自己不會畫畫怎麼辦,是不是無法達到藝術治療的效果,呂素貞說,事實上人人都可以畫畫的,她舉九二一心理受創孩子的案例,孩子畫出來的畫,是用鉛筆用力的在圖畫紙上塗色塊,再用橡皮擦輕輕擦拭出線條,用來表現當時的恐慌、黑暗,以及他經過一個又一個覆蓋著白布的屍體。
用心觀看創作,可以看出創作者的心情,呂素貞說道,「藝術已經超越了語言的力量」,從外表很難讀到一個人心的表情,但畫作卻可以以一種尊重的方式,了解創作者內心的故事。然而,分析畫作並不是藝術治療的全部,而是治療的第一步,讓他們找到力量繼續活下去,才是重點。如同故事中的小傑,等媽媽過世後,我們又再輔導了半年,為的就是要讓他適應新的家庭。
張嘉芳表示,這次巡迴講座也希望能夠充分推廣安寧概念:安寧病房不只是一般民眾想的,而是包括完整的身體、心理照顧,如同故事中的藝術治療。「因為安寧議題與每個人切身相關,所以更需要大家的推廣。」她說,目前巡迴講座的報名皆已額滿,但是各機關還是可透過申請講座,一起加入宣導行列。
圖片來源:記者林宜萱拍攝
延伸閱讀:
安寧照顧基金會http://www.hospice.org.tw/chinese/index.php
「媽媽的臉」預告片http://www.wretch.cc/mypage/hospic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