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7日 星期日

國際兒權之夜 期待世界大「童」

【記者徐郁芬/生命力報導】中華民國兒童人權協會於四月五日至八日舉辦『2002國際兒童人權高峰會--亞洲地區反恐和平論壇』,來自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澳洲等各國共一百零一名兒童人權代表與會,也是第一次舉行之國際兒童高峰會,以亞洲地區為主,同時,有鑑國際上恐怖戰爭及各類暴力陰影充斥,會中由兒童對反恐議題提出報告以及討論自己的權利,推廣兒權,迎向國際,用稚嫩的話語,認真地為亞洲兒童的權利發聲。

高峰會更以「世界大童」為口號,象徵兒童對「世界大同」的期許。高峰會的舉行是希望國際社會更加重視兒童人權,不再出現攜子自殺的慘劇,也不要再有受虐兒或教育權、醫療權等被剝奪的兒童個案發生。

參與兒童人權高峰會的一百零一位兒童中,有十位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兒童人權代表,台灣的兒童中,有四位是原住民兒童,經過兩天熱烈討論的高峰會議,這些而全代表們終於可以在四月七日晚上的「兒權之夜」晚會上好好輕鬆一下,和著震天價響的鼓聲,三峽國小舞獅隊精湛的演出為晚會揭開了序幕,接著下來五花八門的表演,如打擊樂、民族舞蹈、跆拳道及管絃樂等,展現了台灣兒童的青春活力並呈現了台灣文化的多元性。其中由第一屆兒權大使王亮博所帶來的單口相聲表演既特別又有趣,字正腔圓的聲音搭配上極富抑揚頓挫的語調,把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故事說得是活靈活現,獲得大家不少的喝采,台下的觀眾,不論大人與小朋友都是津津樂道。

在主持人訪問到一年來對兒童人權的推廣心得時,小小年紀的王亮博,娓娓道來他的心聲,關於環境權的問題,他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觀察發現,諸如石化燃料、垃圾大戰等現象,讓台灣看來就像是一個烤焦的蕃薯,呼籲大家重視環境的保護,並強調,他希望在兒權的世界裡,大家能發揮小小螺絲釘的功能,了解並保護自己的權益。另一位兒童大使吳淑澄則是向兒童協會理事長賴勁麟獻上一幅「綠色家園」的畫,希望大家一同保護台灣這片美麗的土地。

參與本次國際兒童人權高峰會的國小六年級巫虹瑩說,這次學習的最大心得是了解兒童人權的意義,例如說在兒童節時,兒童可以有選擇要不要放假的權利,並努力推廣兒童人權。一個簡單而直接的想法,已經呈現出對兒童權利的初步了解,並將成為推廣兒權的小先鋒。

另一位國小四年級的阿美族兒童在高峰會報告時表示,應該學習尊重少數原住民兒童的表達,尊敬不同的文化,並表示,諸如家庭暴力的問題是很剝奪兒童人權的行為,這是不對的,應該要檢討。在會中提及有關原住民的兒童權益問題,受教權與教育資源不足是最大的問題。另外在原住民兒童因身分受歧視的方面,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應該要受重視。

關於兒童受虐方面,根據內政部兒童局九+一年統計,平均每天約有十二件受虐事件在台灣各角落發生,其中又以六至十一歲學齡前兒童受虐比例最高,高達六成二,顯示兒童受虐問題在台灣相當嚴重。

兒童福利聯盟於四月四日公佈「當前我國兒童及少年十大問題」,懷孕到未滿一歲的重大問題是少子化及身分權益問題、一歲到未滿六歲學齡前兒童則是發展遲緩及托育問題、六歲至未滿十二歲學齡期是兒童虐待及心理健康問題、十二歲至未滿十五歲少年前期是少年中輟及網路沉迷問題、十五歲到未滿十八歲少年後期是休閒及性侵害與性交易問題。  去年第一屆兒童人權高峰會中,來自全台各縣市共一百六十三名兒童提出「第一屆兒童人權宣言」,揭櫫十項兒童權利重點─教育權、健康權、家庭成長權、遊戲權、人身自由權、平等權、隱私權、身分權、環境權及兒童工作權,主要目的在喚起國內民眾對兒童人權的重視。  聯合國亦於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此公約是史上被最多國家簽署的人權公約,其旨在保護全世界十八歲以下的兒童,確保每位兒童不分種族、膚色及意識型態,自出生後及均享有姓名權、國籍權、思想自由、宗教自由,且受保護、教育及照顧。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兒童人權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