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5日 星期二

呂信雄院長 期待東基走出困境

【生命力記者/溫怡寧報導】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呂信雄,從小在花蓮長大,成長過程中受到外國宣教士許多的幫助,對於外國醫生犧牲奉獻的精神深受感動。呂信雄求學時主修企管,學成後,原本在外商公司工作,但他覺得那樣的工作並不能為他帶來真正的充實與快樂。在某次回家鄉的機會裡,接觸了花蓮門諾醫院。當時的花蓮門諾醫院,就是現在台東基督教醫院的翻版。呂信雄應當時門諾醫院之邀參與推動門諾改建的工作。這段期間,他曾經到美國進修醫院管理。一九九四年,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問題浮上抬面,之後,他就被召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加入改建計畫的工作。

呂信雄說,東基目前最需要的除了金錢,就是人力。事實上,台灣的醫師並不是不足,而是城鄉分佈上極度不平均。醫師都寧可在都市中和多數人競爭,也不願到偏遠地區服務。這或許就又牽涉到台灣醫療倫理教育的問題;醫生本來應該是以救治病患為志業,怎麼會是以賺錢為目的呢?呂信雄感慨地提到,整個醫療教育體制在觀念上必須要有所改變,才能讓台灣的整體醫療結構有實質上的改善。

呂信雄說,當初他剛從花蓮門諾醫院來到台東基督教醫院時,情況十分不樂觀,員工士氣低落,而且醫院的營收一個月虧兩百多萬是常見的事。他也提到,剛到東基,的確花了很多的功夫去思考東基的未來方向。在短期內必須要讓員工士氣振作,並且盡量不再讓醫院虧損。長期的計畫則是改建醫院讓他繼續經營下去。

呂信雄提到,健保的給付制度對於小型診所和大型醫院都有做到關照的工作並且有較好的補助,但是卻忽略了地區性的醫院。三百床以上的醫院(七億元以上的規模),和小型診所大多可以擁有較好的給付,但一百床以下的醫院則是經營困難。所以地區性或是規模介於兩者中間的醫療院所,要不是往上發展擴大就勢必要萎縮成為小型診所。但其實有很多地方根本養不起大型的醫院,以鄉、鎮為例,事實上只要有五十至一百床的中型醫院就可以做到基本的服務。

面對東基未來的規畫,呂信雄院長表示,台東基督教醫院仍舊會持續擔任離島與偏遠地區的健康守護者。並且將與花蓮門諾醫院達成醫療資源與訊息的相互結合,聯結東部地區的北部與南部,共同擔起花東地區醫療照護的責任。

在原住民醫療照護的部份,呂信雄院長則說到,台東基督教醫院主要將進行「醫療常識教育的推廣」;許多偏遠地區人民由於醫療知識的不足,常常使得他們有病開不了口;或是對於自身的病情毫無警覺,任其惡化。所以,基礎醫療常識教育是極為重要的課題,唯有提升偏遠地區居民的健康保健常識,才能實際達到減少病患的效果,也才能改善生活品質。

最後,呂信雄院長以「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中,墨瑞教授所上的第一堂課為例:「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送給所有的台灣人。他也說:「現在的台東,是個比較起台灣其他地區來說,比較弱勢的地方,既然我們比較強,我們就應該『給』。大的幫助小的,小的幫助弱的,有的給沒有的,這是一個人生的哲理。」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