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政錡、葉智豪/新北市報導】被譽為亞洲最美百合花的艷紅鹿子,早先因為人為的過度摘採,使得其生態面臨相當大的危機,嚴重瀕臨絕種,不過在淡水退休教師陳聰明的努力之下,以組織培養過後的球莖進行復育,加上使用竹竿固定花莖以抵抗強風,成功的讓它們再現生機。.記者葉智豪、陸政錡/製作陳聰明說,艷紅鹿子是台灣的原生百合花,原產地是在新北市的一些低海拔山區,如石碇、平溪等地。「要有水但又不能積水」是其生長的主要條件,平地較易積水並不適合,因此它多長在多雨山區的山壁或岩縫之間,對環境的要求是相當嚴苛,加上它本身的繁殖株數又少,野外岩壁上常常一次只能見到兩三株,授粉相對來說就更加困難,生長環境加上繁殖特性,讓艷紅鹿子相對於其他百合花更稀少、也更難培育。不過,艷紅鹿子會瀕臨滅絕不光只是它本身嚴苛的生長條件,更是人為的過度摘採所導致。陳聰明說,艷紅鹿子除了稀少之外,它的鱗莖更具有藥用價值,許多人會到野外摘採,然後回家熬煮當作藥材來使用,加上它的外型相當漂亮,有更多人是想要摘回家去栽種。在如此過度的採集之下,艷紅鹿子也漸漸的在台灣的山中絕跡。在三年多前,陳聰明收到友人「台灣百合同好會」創立人駱明永所贈送的兩顆艷紅鹿子百合球莖,因為本身對於培育植物相當有興趣,又得知這是瀕臨絕種艷紅鹿子的球莖,激起了他想復育此物種的決心。於是,他開始上網搜集資料,慢慢研究如何培育艷紅鹿子,經過他的一番調查,發現位於淡水的楓樹湖山區,各方面條件都非常適合艷紅鹿子生長,於是他開始從全台各處收購球莖在這邊種植、復育。陳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