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眷」鳥的差事 準備返巢囉

【記者陳俊文、陳亮吟、賴穎蓁/台北市報導】《眷鳥返巢》,差事劇團今年六月的新戲劇,內容是有關一群住在老舊眷村裡住民的故事,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住了好幾十年的家園,即將因為政府的政策而搬離?這齣戲劇特別的是,故事內容和台詞都是出自眷村住民發想,並親自說出口,而劇內角色皆由素人演出。

記者陳俊文/製作

您是否一聽到《眷鳥返巢》會以為眷寫錯了?這其實是差事劇團故意為戲名取為眷村的眷而不是倦鳥的倦。因為《眷鳥返巢》這齣戲是在描述眷村住民心聲的故事,反映出現在台灣許多的眷村問題。

劇中角色有眷村里長和眷村住民李伯伯、張奶奶、王媽媽等人。某一天,三位台大的研究生因為對於眷村的保存和文化有興趣,所以到了中心新村來做研究。在與住民訪談的過程中,看到了眷村住民對於政府規劃的無奈與恐慌。這些人已經在他們的家園生活了好幾十年,習慣了身邊所有事物,要他們一時搬到新建的公寓對住民來說有大大小小的疑問。「我們搬走了,難道要把這裡的空間遺跡和歷史記憶也都消除嗎?」戲裡的王媽媽問著。

在這齣戲的最後,由三位研究生的對話帶到眷村保存和改建並與在場的觀眾互動。「我看吶!就目前的狀況而言,能夠做的,就是多聽、多尊重村子裡或這附近其他公寓眷村居民的想法…。在場很多觀眾,都是我們最可貴的詢問對象。我們來問問他們的想法吧!」研究生說著。接著,所有演員謝幕,主持人與現場觀眾討論對於眷村保存和改建的想法與意見。

差事劇團透過《眷鳥返巢》,用演戲的方式並融入眷村聚落,開啟眷村住民與公眾對話的空間。他們透過家庭訪問,把眷村住民的心聲記錄成「市民筆記本」,為住民提供戲劇藍圖。素人演員是劇團向外招生,只要對於這個議題有興趣或熟悉的人都可以爭取到角色。差事劇團在市民劇場扮演著輔助的角色,與住民討論劇本和台詞,並訓練素人表演戲劇的技巧。

何謂「市民劇場」?也就是民眾劇場。表演者是由一般民眾演出,這些民眾與戲劇內容密切相關,通常是戲劇的發聲者。差事劇團團長鍾政瑩表示,當初跟台北市文化局合作,發展市民劇場,為的就是讓當地居民可以把自己對於在地歷史和生活經驗的想法透過市民劇場表現出來。不只如此,也讓居民思考自己是怎麼看待社區公共議題並學會關心週遭事物。


差事劇團團長-鍾政瑩。陳俊文/攝影
對於差事劇團來說,往後幾年的發展還是會著重在「眷村」這個議題上,除了寶藏巖、北投的中心新村這兩個眷村外,台北還有很多其他的眷村。這些眷村的建築物擁有多年歷史,居民也有著不同的故事和心聲,都是屬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我們對於眷村這個議題是深化發展,不是一表演完《眷鳥返巢》這齣戲就不再深入眷村議題。」鍾政瑩說。

差事劇團期待在未來也可以多跟國小合作,把不同族群的百寶箱裝滿故事,透過市民劇場這個平台,讓民眾知道他們的心聲和故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