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怡融/台北報導】透過影像,訴說社會每個角落裡那些真實、動人的故事,正是紀錄片的魅力所在;然而,拍攝這些紀錄片的導演,都是怎麼透過影像去思考他們所紀錄的真實社會呢?為了讓愛好紀錄片的人能找到解答,紀錄片職業工會開辦了一份專屬於紀錄片的刊物《紀工報》,讓讀者不僅是透過影像、也藉由文字來認識紀錄片這個特別的影像文化。
《紀工報》是台灣少數對紀錄片有較專業評論的電子報,紀職工會的常務理事蔡崇隆說,最近有越來越多人投入紀錄片這個領域工作,無論是創作或是影展都漸漸蓬勃起來,只是在此趨勢下,學術上對於紀錄片的討論卻很貧乏,例如創作論述或是學術討論的書籍,雖然這與紀錄片沒有太大的關聯,但創作者需要別人的意見來支持創作,「創作與論述同等重要」。
於二○○七年底創刊的《紀工報》除了有紀錄片評論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紀錄片工作者一個互相交流的地方,分享彼此的創作心得;本身也是紀錄片工作者的蔡崇隆說,《紀工報》訪談了許多紀錄片工作者的心路歷程,其用意不只是將工作者的感想放上來,也希望能夠藉機刺激創作和靈感。
另外,關於紀錄片工作者勞動權益的專欄,是《紀工報》較特別的部分,任教於政大新聞系的劉昌德是《紀工報》的專欄寫手,他多半從學院的角度關心紀錄片工作者的勞動條件,他表示,由於紀錄片不是大眾化的影像類別,不僅放映的通路少、收入相對減低,對於紀錄片工作者來說是惡性循環,他希望藉由在《紀工報》提出這些問題之後,讓大家團結起來而找到解決的辦法。
兩個月才出刊一次的《紀工報》,每一期的字數幾乎都高達七、八萬字,只不過內容豐富的《紀工報》,在編輯上的人力資源卻是很缺乏。蔡崇隆說,由於台灣紀錄片環境比較不好,因此他們幾個愛好紀錄片的人就成立工會以保障紀錄片工作者的權利,後來又發行《紀工報》,實際上,他們都沒有太多經驗,大家都是邊做、邊想、邊學,時間久了就能找到一個固定模式,也就比較上手了。
《紀工報》不僅提供國內的、也盡可能地提供國外的紀錄片資訊,蔡崇隆說,紀職工會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因此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無法派記者去國外參加影展,但是,他們會想辦法向那些有機會到國外參加影展的人邀稿,寫下影展的情形;另外,《紀工報》也沒有資金做行銷,多半都是靠大家口耳相傳,「這個不是很主流的東西,刻意宣傳也很奇怪」,有興趣的人就會來看。
目前,《紀工報》只有二至三個編輯者,由於大家各自都還有另外的工作,因此都是利用網路來討論每一期的主題,蔡崇隆說,會兩個月才出刊一次,是因為人力不夠、所以稿件不夠,但是大家都還是花很多時間不斷地採訪,因此資料很多、也要花時間整理,若是必須延後出刊,主編會提前告知讀者。
延伸閱讀
《紀工報》
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線上收聽教育電台採訪《紀工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