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四方報 匯聚四方移工聲音

2008_11290004[3]
《四方報》主編:張正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在台灣要閱讀到英日法德等歐美日語言的書籍與刊物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與我們鄰近的東南亞,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家的文字卻彷彿在書店的櫃架上蒸發。在台灣,二十萬的越南籍配偶與移工找不到家鄉的味道,正如當時在越南唸書的台灣人張正看不到中文字般,身處異地,他們迫切且飢渴於找尋任何一點「家」的蛛絲馬跡。回到台灣後,從事媒體工作二十幾年的他,決心為越南人與泰國人辦報,《四方報》就此誕生。

《四方報》每個月農曆十五號出刊,「因為月圓讓人想家」,可於東南亞商店免費索取,最近《四方報》也與OK便利商店合作,擴大發送範圍,讓讀者可以更方便取得。不方便親自領取的讀者,只需要付二十元的郵資費就可以寄送方式取得報紙。報導與文章以越南文為主,輔以中文翻譯,主要目的是讓台灣僱主與丈夫也能夠瞭解內容,不起疑問。

在越南時,范草雲是一名擁有優異文字能力的記者,後來,她來到台灣從事幫傭工作,每天負責打掃三間透天厝、為幾十個人做飯洗衣。她讀著以越南文寫成的《四方報》潸然落淚。被僱主解僱後,范草雲開始逃亡生涯,在桃園龜山的森林裡,致電張正請求他持續寄這份報紙給她,《四方報》是越南勞工撫慰疲憊心靈的精神食糧。

為甚麼逃跑?張正說,范草雲對於超過負荷的工作並不以為苦,只是被僱主解僱後,藍領移工別無選擇,只能被遣送回國。來台灣賺錢的目的尚未達成,只好選擇逃跑。至今,有兩萬多名的移工行蹤不明,他們不偷不搶卻必須日夜恐慌於警察的盤查。《四方報》為這些逃跑移工開闢專欄,讓他們得以抒發「不得不逃跑」的理由與心情。

2008_11300013[1]
來自馬祖的讀者以中文寫下來台灣的心情。
(翻拍自越文<四方報>第二十五期第二十五版)
《四方報》致力於追求與維護藍領移工在台灣的基本人權。他們曾經撰寫「沒有服務,何來服務費」的專題,指出仲介向移工收取服務費的不合理。文章一出,有幾名比較大膽的泰籍移工便拿著報紙向仲介據理力爭,丟失的權益在《四方報》的協助與自己的親身努力下,索討回來。除此之外,諸如基本工資調漲、取消外籍配偶財力證明等有關移工權益的議題都是《四方報》所關心的。

這份報紙剛柔並濟,除了嚴肅的人權問題,更多的是體現移工自身的情感價值。越南幫傭陳氏桃除了打掃做菜,當她的雙手握住畫筆,更可揮灑出一幅幅關於家鄉、關於愛情、關於勞動的美麗圖畫。《四方報》提供了移工以文字或圖畫紀錄生活的平台,有人用不嫻熟的中文寫下對僱主的感激之情,有人畫蛋糕祝福在越南的妹妹生日快樂,有人寫情詩,有人將自己失敗的婚姻化作文字……越南配偶與勞工豐饒的情感躍然紙上。

為了避免成為「一座越南民族沙文主義的堡壘」,除了外配外勞的議題,《四方報》收錄許多如同志、跨性別與原住民等弱勢團體的相關報導,因為「弱勢集結起來比較有力量」,樂生療養院就曾躍上《四方報》的版面,在台灣的越南人,從此與台灣本身的弱勢族群有了連結。

2008_11300018
讀者圖文並茂的投稿。
(翻拍自越文<四方報>第二十五期第二十六版)
張正於獨立媒體《立報》當了十幾年的記者,接過三、四封讀者迴響,《四方報》發行之後,他一天接到三、四十封利用衛生紙、月曆紙、各種廢紙書寫的信件,熱情的來信證明《四方報》成立的價值。「動員讀者一起關心公共議題」是張正身為媒體工作者十幾年來的願望,這個願望在《四方報》成立後有了具體的實踐。《四方報》成為一個「練習發聲的場域」,讓移工有勇氣在異地爭取權益,紓解情緒。

「證明他們是人」是張正,也是許多外籍勞工權益工作者的信念之一。《四方報》立基於台灣對外勞權益的漠視,張正半開玩笑地說「希望這份報紙趕快倒掉」因為當外勞終於能夠得到平等尊嚴的對待,又或者有其他報刊挺身為他們爭取權益時,這份報紙就算是功成身退。因為除了越南與泰國,還有柬埔寨,還有更多為台灣奉獻勞力的異鄉客,渴求一份屬於自己的刊物。


延伸閱讀

BỐN PHƯƠNG 越文四方報 Bao Bon Phuong

สี่ฝั่ง 泰文四方報

4 意見:

我是被雇主警告不得為外勞買報紙易付卡ㄉ道地台灣人這些流浪異鄉人被欺凌我略知一二見版面有人找碴他們跟仲介集團應該是有淵源在此為報紙創辦人打氣加油TAIWANPATY@005.COM MY NAME 葉進安

謝謝您的回應,請繼續支持生命力新聞!

你好,我是全球之聲的編輯Portnoy,希望能夠翻譯本篇文章為英文,謝謝你!

抱歉遲至現在才回應。
感謝您對《生命力新聞》的支持,
非常歡迎轉載或將《生命力新聞》翻譯成他國語言,
授權條件為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謝謝您。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