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台灣民俗文物展在華岡

【記者簡珮津/台北報導】想要體驗台灣五千年來的風俗民情嗎?想要看看台灣祖先過去的日常生活用品嗎?不妨到位於文化大學內的華岡博物館參觀「台灣民俗文物展」,感受不同時代、不同風情的台灣!

「台灣民俗文物展」展出遠從台灣五千年前的卑南遺址,至民末清初的民生用品,高達上百件的歷史文物中包含台東卑南的史前玉器、原住民文物、寺廟木雕、剪黏及刺繡、農具等,館長陳明湘說:「希望民眾能看文物展取得靈感,不管是在藝術或研究上都能繼續發展。」

以台東出土的史前玉器、石器為開端,依時間順序繞展場展出古時墳墓門口的畫像磚、台灣寺廟裝飾神像交趾陶、生陶及剪黏藝術。古時墳墓位於地底下,外型不像 現在做成栱型門樣,而是以方形畫像磚做裝飾,其中包含抽象和具體(蟲魚鳥獸)圖案,對於研究當時的風俗民情有相當大的幫助。

其中交趾陶是過去台灣寺廟牆上的裝飾佛像,尚未上色的交趾陶便稱為「生陶」,由於成本價位較高,後多用來送禮,寺廟上的佛像就以成本較低的「剪黏」代替,也就是在有黏性的固體外用碎玻璃黏成的佛像。

展場中間分成四間隔間,一間展出過去農業時代農夫穿著的蓑衣、斗笠和耕種時使用的二輪牛車,農具對面放置達悟族使用的傳統木船,且木船的手繪圖騰保留的相當完整,旁邊的玻璃櫥展示著達悟族和排灣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如帽子、項鍊等。

在往裡面走進另一間隔間,展示供奉在在寺廟中的木製及泥塑神像,面向神像擺設著寺廟中雕飾過的石柱。另外兩間則展示民初房間器具及木製客廳家具,包含古時候的床、尿壺、服飾、碗盤等。

不同的展覽品背後有不同的文化意義,史前玉石器重現卑南原住民的生活風貌、剪黏是由於裝飾寺廟的交趾陶神像過於昂貴所衍伸出的替代品、二輪牛車及簑衣勾勒出民初農民的生活情境等,陳明湘表示:「館內展覽品都各有各的特色,沒有最特別的。」

館內的展覽品都是館藏資源,由各方贈與或館方自行購買,民清時期的門窗、桌椅來自板橋林家花園,部份農具是黃家古厝捐贈物、二輪牛車則是由李奇茂先生贈與,而寺廟建築如門柱、木雕等則是由館方購買,陳設物品依館藏資源及展覽主題而定。

「台灣民俗文物展」展於文化大學內的華岡博物館,開放所有民眾參觀,因此不僅是校內學生,也歡迎外界民眾前來參展。開放時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此展主題雖屬於常設展,但展覽品會按館藏資源不定時更換。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