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閱讀悅讀 貓頭鷹傳承故事

Dsc06175 【記者鄒家彥/生命力報導】「一頭牛換五顆魔豆,如果你是傑克你要不要跟他換…...」說故事的貓頭鷹哥哥這麼問著底下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熱烈的討論,七嘴八舌研究這場交易划不划算。「貓頭鷹圖書館」週末下午的說故事時間,有了大朋友小朋友的熱情參與,好不熱鬧。

西元二〇〇〇年時,新店市公所與「中華民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合作成立貓頭鷹圖書館。館長李苑芳在圖書館創辦時曾說,晚間才出來的「貓頭鷹」要為那些躲在黑暗角落的弱勢小朋友說故事,他們尤其歡迎那些考試考不好、不愛寫功課、在學校老師眼中不乖的小朋友來聽故事。

圖書館的成立過程遇到不少困難,經濟拮据、人手不足,還遇上幾次颱風下雨,館內藏書差點毀在大水中,而因為場地問題,圖書館甚至經過了五次搬遷,目前則坐落在北投的「陽明生活廣場」。雖然經歷這麼多的阻撓,貓頭鷹圖書館仍然不放棄,積極的推動閱讀風氣,關懷弱勢兒童,用「故事」守護並照顧著孩子。

李苑芳說,閱讀是很重要的生活養成,人們可以透過閱讀擴展視野,並找到人際對話的平台。而且,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沒有了寫作,人類的智慧和經驗就無法傳承,文化也會因此流失。但是,台灣目前的閱讀風氣並不普遍,如果想帶動閱讀習慣,就必須由大人帶領孩子從小養成,因此才有了貓頭鷹圖書館的成立。

為了關懷弱勢兒童,貓頭鷹圖書館特別發放了「故事便當」,希望從「說故事」和「贈送繪本」等活動裡,帶領弱勢兒童進入書本的閱讀世界,讓孩子透過「故事」這個精神食糧獲得心靈上的飽足。他們的服務對象包括少年觀護所、育幼院、兒童病房等弱勢孩子。李苑芳說,有相當多的孩子因為「故事便當」而愛上閱讀喜歡書本,他們讓孩子了解,「書」是永遠不會背棄他們的貴人,有了書本心靈就能夠不虞匱乏。

曾經到少年觀護所發放「故事便當」的志工陳慧敏,在網路上發表自己說故事的心得。她介紹了「小魯」所出版的「瞌藥」給少觀所的孩子閱讀,游胖(化名)看完後自己也寫了一篇感想,述說自己以前沉迷瞌藥的荒唐歲月,也看見自己過去的徬徨和迷惘。透過故事他也了解,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讓關心自己的家人朋友擔心。

兒童文學之外,圖書館也正致力於「青少年文學」的閱讀耕耘,「青春讀書會」就是他們努力的目標。他們帶著大人一起讀少年小說等青少年文學,希望能藉由父母的力量帶領孩子一起閱讀,家長和孩子也能一起成長。李苑芳認為,青少年若能養成閱讀習慣,不僅思想能夠擴展,閱讀敘述少年煩惱的書籍,也能讓他們事先預習人生的課題,學習處理挫折和困難。

閱讀是滋潤生活的工具,而閱讀力是累積來的。在閱讀之後,人們就會有創造力,只要有了創造,故事就能流傳,文化也能保存。讓文化傳承,讓故事留下,是貓頭鷹圖書館的建立宗旨之一,而館內豐富多元的繪本圖書收藏就是保存文化的證明;圖書館鼓勵「本土繪本創作」也讓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和夢想傳遞給下一代。貓頭鷹圖書館用閱讀豐富孩子的人生,也傳承屬於大家的故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