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因為對書的愛情 我們存在

E5b08fe89189 【記者葉邵勛/生命力報導】就在大型連鎖書店迅速攻占台北街頭之際,在二〇〇六年的七月,永和竹林路的深巷中開了一家書店,還取了個意味深長的店名「小小」。「小小書房」真的如其名那樣小小的,簡樸的店招,在巷子裡真的不太起眼,不過裡頭卻透出的溫馨燈光。踏進小小的小小書房,就在這不到三十坪的空間,只有兩位正職工作人員,「我想把書店當作基地,將書與人、人與人連結起來。」自稱貓老闆的店主劉虹風說。

小小書房裡的擺設其實很簡約,兩牆成排的檀木色書架之外,中間幾個矮書櫃,並襯著有特色的輕柔音樂和柔和的燈光,木質地板的店裡放置了幾張小凳子、藤椅,隨時歡迎進來的人坐下來閱讀,而店後面一部分是一間小小咖啡廳,咖啡廳的空間不算大,大約只能容納十多人,貓老闆說:「我們時常會在那兒舉辦一些藝文講座呢。」

劉虹風離開曾經熱愛且投注大量心力的工作後,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望。於是,她決定讓自己回歸到最鍾愛的原點──書。在書店的部落格中,劉虹風寫著,「我們都曾經擁有過一個美好的想像,關於一家書店─在一個如迷宮般的城市裡,人們來往穿梭的街巷中,轉角,它等待著每一個旅人的到訪,人們走進它,像是回到家。『小小書房』,源自於我們夢想中那個久久不能奢望的夢想;我們不能說,『它』符合所有人心目中的理想書店,但是,至少已經接近我自己的。」因為是自己的夢想,所以劉虹風甘之如飴去實現每個細節。

小小書房的藏書不算多,但每本書的長相、內容和位置,被哪一位讀者買走,貓老闆她都清清楚楚。這裡就像是一個專門擺放人文書籍的書房,大致的分類為中文創作、翻譯文學、哲學、性別研究、性、建築、設計、旅遊文學、歷史、台灣研究等,文學書的上架方式看不太出排列的脈絡,書櫃也沒標書類,但從搜羅齊全的七等生、伊塔羅‧卡爾維諾等作家的作品,不難推測出書房主人的閱讀喜好,貓老闆說:「因為我是念文學的嘛。」

小小書房幾乎每天都有免費的讀書會、座談會或音樂會,這些都是貓老闆和兩位員工去尋找可能的作家、音樂家、譯者來為小小的顧客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台灣的作家和讀者都很孤獨」、「他們希望看到彼此、面對面交談。」劉虹風認為,這是書店該做的事。為了能彌補小小書房的微薄收入,也為了能讓這個交流空間能持續經營下去,劉虹風也請朋友幫忙設計了許多小小書房專屬的藏書票、明信片,來提供給讀者購買。

在書店部落格的一篇文章「小小書房在社區-我們與社區教育培力平台」中,也可以知道小小書店與大陳文化發展關懷協會、光明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得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發展永和市的社區教育,以「閱讀、寫作、分享」作為小小的推廣重點,期望小小能走進社區,與居民做更緊密的結合。

劉虹風編過誠品好讀雜誌、做過網路書店,也製作過電視台的讀書節目。而包含店員的這三個女生,因為他們都曾經在誠品工作過,對書店經營很有想法,所以志同道合而想一起開書店。在這個部落格「小小書房的開店日記」裡,她寫下開始著手實踐這個夢想以來的種種辛苦與慰藉,從無到有,從買發票、寫文宣、找書櫃、水電施工,到聯絡出版社進書。小小書房也不再是口中的夢想,開幕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