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0日 星期三

小小付出大大改變

【黎荷安導讀】連加恩是誰?六年五班,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2001年三月,放棄預官資格,參加台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抽中第一志願,來到遙遠的西非布吉納法索。在布吉納法­索的一年八個月,連加恩對外募集大量物資,改變當地環境、鑿井、興建孤兒院,並多次舉辦「用垃圾換舊衣」的活動。 

連加恩所寫的《愛呆西非連加恩》在2004年初版,受到矚目。國內偶像劇導演王小棣並將這個作品改拍為電視劇,遠赴西非拍攝,由藝人林佑威擔綱演出。透過電視劇的播映,到2006年一月­時,本書已出版42刷。 

作者身為一個外交替代役,來到離家鄉這麼遙遠的地方,生活上所遇到的文化衝擊,與家鄉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布吉納法索和非洲其他貧窮國家面臨一樣的問題:糧食短­缺、水源不足且衛生條件不夠、愛滋、瘧疾等公共衛生疾病肆虐。 

「我常常覺得,和我們宿舍一牆之隔的醫院,每天重複的故事,就是人世間所有負面的事,包括貧窮、疾病、死亡,和看到所愛的人離去的痛苦。牆的這面,我們有外國人­等級的生活,出門有司機,房間裡有冷氣,三餐有廚師煮飯,我上下班時,好像穿梭在天堂與地獄,心裡有很大的衝擊。有時候,從醫院回到我的房間,我發現心裡有一個­呼喊:『上帝啊!總是有一些事可以讓我做吧!總是有辦法可以改變一些什麼吧!』」 

從這裡,我們可以對作者在布吉納法索所舉辦的活動動機,了解一些。作者將他在布吉納法索一年八個月所遇到的人事物,及期間所舉辦的活動,以單元方式,陳述在書中­。正如書名,作者用樸實的文字,以手記的形式,把他的所見所聞化為文字。 

作者在書中提到很多外國人來到布吉納法索,根據作者的說法,多半是從事國際援助工作或義工。遠奔異鄉從事志工工作的人們,出發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幫助貧窮的第三世­界,也可能是為了自己。作者根據他所聽到、見到的故事,不僅描繪出當地義工的生活,也為他們的行為增加了註解。 

例如作者在布國所認識的一位日本太太跟他說,她所認識的義工當中,不一定都有所謂犧牲奉獻的精神,「有些人充其量只是想到一個離開日本的方法,或是離開父母的管­控範圍罷了」。 

同時進行多個幫助布國的活動計畫,忙得焦頭爛額,作者也曾經徬徨過:原本一個小小的念頭,當付諸實行時才發現實際操作面的困難性。然而就像所有幫助人群的善行者­,作者在書中寫出受幫助的布國人民歡喜的笑容及活動過程,以及自己如何沾染喜悅。 

如「垃圾換舊衣」的計畫,「最後公布遊戲規則,就是用三袋垃圾換一件衣服,到了一宣布活動開始『轟!』一聲,本來乖乖聽演講的所有孩子,又開始竄動起來,大家不­斷往前擠,深怕衣服不夠,有的人甚至開始打起架來。」「場面很壯觀,氣氛也很熱烈,我忍不住把相機丟給別人,跳下去幫忙,因為一手發禮物,一手收垃圾的感覺,真­的有一種很大的滿足感。」 

作者在這本書闡述當一名義工的心情,正如生活在都市的人們,人們會對與自己截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群產生好奇,也許這些人比都市人貧困很多,生活環境極差,使人興­起想幫助的念頭,但常常是「坐而言易,起而行難」,作者在這本書中寫出他曾遇到的困難,也說出自己的小付出可以換來對方喜悅的快樂。 

個人小小的付出究竟能換來多大的改變?人們常因看不到多大的「改變」而打退堂鼓,不過就像作者在本書後端,說他曾經聽到的一個故事:「在澳大利亞有一個有名的沙­灘,它聞名的地方在於每天的海浪潮汐帶來許多海星,當海星被留在沙灘上,就漸漸被太陽曬死,成千上萬的海星屍體變成為當地的奇景。有一天,沙灘上出現一個小男孩­在撿海星,然後一個個丟回海裡,一旁一位老先生看到了就對他說:『小弟弟,你看看這整個沙灘的海星,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並不會改變什麼?』小男孩指著手上的一­隻海星說:『是的,但是對這隻來說,就造成不同的命運。』說完便將它扔到海裡。」 

這本書以作者個人的經歷為本,靈活、生動地描述出離台灣飛程三十小時,遙遠西非國度布吉納法索的生活點滴,以及作者如何結合眾人之力推展環保活動、幫助在地人民­的過程,不僅讓讀者一窺非洲的面貌,也體會義工的善行及所能散發的影響力。

書名:愛呆西非連加恩


作者:連加恩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3.12.18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