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伊甸志工泰北送愛心

【陳繪如報導】「因為想多看、多學、增廣視野,我來到了泰北,」文化大學森林資源保育系的呂芳千表示,來到這裡,才發現原來自己擁有得比想像中還多。

呂芳千表示,兩年前伊甸剛開始從事海外服務,由於缺乏海外經驗,因此跟晨曦會合作,互補不足。伊甸提供人力,晨曦會則提供經驗。他參與了伊甸第一次的泰北服務與最早的行前探勘及規劃。

二OO四年的夏天,呂芳千和伊甸志工來到泰國北部的青淶,到當地教小朋友中文,並關懷住在當地晨曦會的「兄弟」(晨曦會的服務對象,晨曦會幫助他們戒毒戒賭),到附近居民家中做訪問,了解當地狀況、文化背景,並與當地人分享台灣經驗。

初到泰北,呂芳千發現當地人生活辛苦,大部分的人每天要在高低起伏約一至兩百公尺的小丘陵間行走;由於當地水資源珍貴,大多只能栽植玉米等旱作;衛生環境不太好,只能直接飲用未過濾的地下水;住家方面以草屋、泥土地居多,能住水泥屋的多是家中有人到曼谷等大都市工作,寄錢回來,但也多是家徒四壁,空無一物。

呂芳千表示,剛到這裡感覺「就像是到了老一輩人口中三、四十年前的眷村」,但實際上仍有些不同。這裡的人多是從外地逃來的移民,因為原來的國家動亂而鄰近的泰國較安定,因此遷徙到泰北邊境,呂芳千表示,這些移民第一代最小的五、六歲,大部分是青壯年,來此安居後部份的人會再將家鄉的其他親戚接過來。

當地治安不錯,因為移民多是為了能有個安居樂業之所,此處地大人少,移民有空間發展生計,全心為改善下一代生活而努力,不太有人會去偷去搶,因為作姦犯科就會被趕出這個生活空間。當地人生活單純,但相對也枯燥乏味,呂芳千表示,將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告訴他們,對當地人來說也是一種娛樂。

到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女孩家中拜訪時令呂芳千印象深刻,小女孩的母親是身障者,父親則因誤踩地雷瘸腿,原本從事搬磚工作的他,月薪只剩一半,生活困頓。雖然小女孩總是全校第一名,也愛念書,但家中有五個小孩,身為長女的她必須照顧弟妹,有時因此不能按時去上學,她說,她不知道她能讀到哪一天,因此很珍惜能讀書的日子。呂芳千表示,這次拜訪「第一次讓我有了想捐款幫助的念頭。」

呂芳千表示,剛到小女孩家時,映入他眼簾的是一位約莫九歲的女孩,在草屋門前照顧比她小的孩子,門前有個舊架子,上面蓋著破布像是要丟掉的廢棄物,和小女孩聊天時,架子忽然搖動,小女孩急忙上前安撫破布底下的嬰兒,呂芳千才驚覺「原來這是嬰兒車」,這個衝擊讓他深切感受到環境的差距。

由於當地物資缺乏,呂芳千表示,到泰北服務會有種「給不完」的感覺,他們什麼都缺,缺紙、缺筆、缺課本,因此在服務期間最感困難的就是時間有限,所以給的有限。他說,就連資訊分享也是當地平時所缺乏的,他將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告訴當地人,他們也聽得津津有味,而部分較新穎的知識,也對他們生活能有所助益。呂芳千認為,作一個訊息或經驗的「中介者」,希望能帶很多東西給他們。

「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所以要多接觸人,才能挖掘自己不同的一面。」呂芳千表示,服務過程讓他變得更穩定、有耐心、懂得傾聽,體會了長輩從前要他努力念書的勸告。在服務中也看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也決定回到台灣後要多加強語言、英文等能力。

從前在救國團服務、帶營隊、辦活動什麼都要比人氣比效率、服務變得狹隘且功利,到伊甸服務弱勢、身障者,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需要幫助與關懷的人,也發現服務能讓人心變的寬廣且溫暖。

當地小朋友最少要學四種語言很辛苦,白天要學泰文、英文、原住民語,晚上要念中文。呂芳千表示,當地高中畢業就能當中文老師,那裡的老師鄉音重,在解釋課文時也只挑自己懂的部分教,呂芳千說,能讓小朋友覺得學中文也能這麼有趣,讓他很有成就感。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志工發展中心外展組組長張雅琍表示,志工到泰北去其實是一種「喘息服務」,以教中文來說,當地的老師可以休息,看志工們用不同的方式教學也是充電的一種。小朋友們則可以體驗用另一種方法學中文,比起一直使用相同方式學習,吸收力也會比較高。

有些人認為海外服務常會對原本當地生活造成一種干擾,張雅琍表示,其實它必然會帶來相當的刺激,但是當地人看到一群來自遠方的人,願意無所求地只為了來看看他們、陪伴他們和他們生活一段時間,關懷他們的生活,其實對他們心靈上也是一種很大的鼓勵。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