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9日 星期三

成功社區發展協會 創造社區好生活

【生命力記者廖盈蓁報導】「只要有愛心,能力與需求能夠平衡」,就可以順利推行活動,台北市群英里里長石忠勝說。位在台北市大安區群英里的成功社區約有九千位居民,成功社區發展協會在有限的資源下,為社區民眾提供服務,像是社區週六固定的藝文活動、北市首創的老人供餐服務等等。

成功社區六十五歲以上居民就約有一千兩百人,佔社區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其中獨居者不在少數。石忠勝說,社區居民並不窮,但對老人而言,吃飯確實是一個問題,於是近八年前開始與附近警察局保安大隊搭伙。

老人供餐服務每餐四十元五菜一湯,每天中午晚上在里民活動中心供餐。石忠勝說,原本六日都有供餐的服務,為了讓老人能夠多與家人相處,所以將供餐時間除去例假日,改成每週一到週五。對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是遇到颱風天,都會將飯菜送至老人家中。供餐服務除了解決老人吃飯問題,更提供他們和社區民眾多多交流的機會。

在做事之前都經過企劃討論,老人供餐服務便是最好的例子,里不可能自己去買鍋具買菜再請人來煮,何況錢從哪裡來?入不敷出怎麼辦?如果要價錢低廉,找誰來煮又是一個問題,幸好附近警局的保安大隊願意一起搭伙才能實行老人供餐。社區每週辦的活動花費也不大,請樂團、請人來唱歌也都是免費的。

社區每週六的藝文活動,「每次都很精采,都很令人印象深刻。」石忠勝說。每回參加活動民眾至少約有一千人。有時會請人來唱歌,刁玲玲常受邀到社區唱歌,社區內不少分老少都非常喜歡她,尤其是一些媽媽們。有次一位媽媽跑到里辦公室問石忠勝唱歌的小姐何時要來,她想要獻花。也有八十多歲的奶奶將自己寶貝幾十年的旗袍送給她,石忠勝說,「收禮的人也許並不會特別喜歡,重要的是心意」。

辦這些活動不是早上一睡醒就突然決定要做,需事先觀察社區的需求,再做企劃,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進行活動。「能力是有限的,做能力所及的事。」石忠勝說,里與發展協會合辦的活動,金錢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有多少錢便作多少事。

一開始辦活動也是有人等著看笑話,但真正落實為社區服務、關心社區居民,時間一久,居民終會理解里與發展協會是真心為社區在做事,進而主動參與社區事務。志工成員從最初鄰長及發展協會的成員,最後變成居民共同參與。

現在社區事務居民會自發性服務,例如每週藝文活動結束後不需指揮,就有人自動進行場地善後。石忠勝說,現在志工群是有效的組織,分為資訊組、社會組等等。結合週邊的資源,又確實在做事,久之慢慢形成一種磁力,吸引居民一同為社區服務。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