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5日 星期六

到馬拉威 認識真實世界

1005 【陳繪如報導】「我們在馬拉威努力認識這個世界」曾到非洲馬拉威做志工的台北醫學院牙醫系賴祈安(圖左)和林世偉(圖右)表示,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馬拉威世界,體驗了一天一美元的生活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根本不認識真正的貧窮。」在馬拉威遇到了一些國際志工,才發現過去認識的「世界」只是自己利用片段的資訊去拼湊的想像。

台灣大專生海外服務團(Taiwan Universities Service Overseas,TUSO)是台灣第一個有組織性的學生海外服務社團。在台北醫學大學進修推廣部的資源協助下成立,二OO三年起,每年暑假都會徵選國內大專學生,前往第三世界服務。

二OO五年七月,九名台灣學生在TUSO的支援下,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前往東南非洲的馬拉威共和國進行短期志工服務。其中七人,隨著大安教會短宣隊進行巡迴義診;另外兩名北醫學生,則帶著睡袋和蚊帳,到馬拉威北部一處地圖上找不到的Ekwendeni社區,在方圓幾十公里都是黑人的環境中,渡過了四個星期。


賴祈安表示,一開始先在馬拉威第三大城Mzuzu的中華民國駐馬拉威醫療團聽課,課程包括認識當地文化、學習基本的語言、當地醫療制度、教育制度等,「這都是基本且很重要的事物,由當地人來幫我們上課,由馬拉威人來告訴我們馬拉威的事」,另外,醫療團的團員們也會向這些台灣學生介紹醫療團的工作。

四天後賴祈安和林世偉離開Mzuzu,到約二十公里外的地區教會醫院工作,在一旁見習、整理病歷,並幫忙進行巡迴愛滋檢測。賴祈安說:「從這一天開始,我們生活週遭不會有說中文的人,我跟世偉必須靠自己生活,包括學習徒手生火煮飯。」

「其實在非洲的生活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恐怖。」林世偉說,當地的治安不會很差,唯一不習慣的是基於衛生考量,平時很難吃到肉,主要以蔬菜和玉米粉裹腹。其他時候則向當地人學習,如何在沒有瓦斯的情況下燒水洗澡,適應當地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出發前不斷反問自己「我做好準備了嗎?」的賴祈安感慨地說,雖然能夠清楚指出馬拉威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知道馬拉威的氣候、地理、農業概況,知道他們的主食是一種叫Nsima的玉米粉,更清楚瘧疾、愛滋病和肺結核每年奪走無數個馬拉威人的性命(在總數一千一百萬的人口中,每年瘧疾的病例就約有四百萬,患有愛滋病的人口約有九十萬。)但到Ekwendeni後才真正了解那些文獻、報導,永遠僅僅只是冰冷的文字,讀再多的資料也比不上真正踏上那一片土地,真正跟他們的人民生活在一起可以學得多。在那裡「開始學著看見這個世界,這個在台灣媒體上看不到的世界。」

在馬拉威期間他們遇到了一些他國的志工,有日本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JICA)的志工和來自英國的醫學生,賴祈安說,「好像真的要親身看見其他國家的人,才能真正清楚的看見自己。」

一次巧合的機緣下,他們遇到一位JICA志工,她只拿著一顆太陽能電池跟維持生活最低的金錢就隻身來到Ekwendeni的某個小村落,在當地進行自己的cooperation計畫,她到馬拉威已經一年半了,再過四個月才要回日本。她竟然知道台灣學生來馬拉威服務的事,也熟識台灣醫療團跟技術團的成員,且很開心地融入馬拉威當地的生活。賴祈安表示,一個女生,自己一個人就有能力、有勇氣來到馬拉威生活、工作,這樣的實踐、冒險、體驗的精神實在是令人佩服。

在馬拉威,四周幾乎清一色黑皮膚的人,偶有幾個白種人的身影,但是黃種人是非常稀少的。然而有好幾次在說出自己來自台灣前都被問「Do you come from Japan?」賴祈安表示,從馬拉威人看到黃種人就會直覺地問「是不是來自日本?」,就可以知道,日本人是多麼廣泛、基層的散佈在這個國家,也被當地人認同肯定。「我們不禁要反問,什麼時候台灣的國際援助團體也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受到大家讚揚?」

遇到三位趁暑假來做服務的英國醫學生,也衝擊著賴祈安與林世偉的既有觀念。英國醫學院規定學生須在校外的醫療單位服務,達到一定的時數才能畢業,依不同學校有不同的規定。這些英國學生不像林世偉他們帶著滿腔的熱情跟衝勁到非洲,希望能做點事情。

其中一人似乎不熱衷馬拉威見習生活,只因為這是必修的課程之一,必須要完成。另外兩位女生的態度不太一樣,她們很適應馬拉威生活。賴祈安表示,這些英國學生好像早就看遍了世界,對他來說,馬拉威的一切都非常新奇,他從沒到過一個不能用母語溝通的地方生活,也沒有到過異文化的環境。「相較於我們的新鮮感,這兩個英國學生的神態自若讓我有點覺得自己好像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

英國的醫學院規定學生畢業前必修的「校外見習」課程制度,跟台灣的「公共服務」一樣,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服務的地點跟項目,只要時數做滿即可。英國跟台灣一樣認為,公共服務是為了讓學生培養服務社會的觀念,也可以在服務過程中學習。不同的地方在於英國可以放眼海外,而台灣則是在社區,甚至只在校內。賴祈安表示,一個台灣學生在暑假到海外做志工服務,大家都非常驚訝、感到新鮮,甚至覺得偉大,但對於一個英國的醫學生來說,其實跟放學後到圖書館做公共服務一樣平常。

「這個制度反映出一個社會的價值觀。」賴祈安說,英國醫學院「海外見習」的必修學程反映出英國社會普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到海外見習、到海外服務、到非洲國家、到落後地區,在他們眼中已不是一件那麼奇怪的事,就跟台灣學校規定學生去當社區志工一樣,普遍能被大眾接受。然而,「如果明天教育部宣佈,所有醫學院學生在畢業前必須到台灣以外的國家見習至少一個月,大家會有什麼反應?」

其實有不少國家的學生做海外服務由來已久,如美國的Peace Corps,日本的JICA,英國的醫學院學生等,他們的海外服務至少都有數十年歷史,相較於剛起步的台灣,差距很大。林世偉表示,也因為如此,台灣在海外服務有很多參考的案例,「我們可以避免那些前人走過的錯路。」

當地人告訴賴祈安與林世偉,之前歐美那邊的國家曾經到這裡教導當地人種植他們的玉米,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玉米品種較優良,比非洲當地玉米美味且營養價值高,然而這樣的美意卻釀成災難。

由於「美味玉米」枝嫩葉嫩,不像當地原生玉米一樣耐旱,在收成前已經枯掉一大半。玉米不但是當地主食,且當地人用玉米桿來蓋屋子,「美味玉米」的枝桿軟趴趴的,根本無法當建材使用。結果花了時間與金錢想幫助非洲人,卻造成當地鬧飢荒,一群人無家可歸,飽受烈日荼毒。

台灣的農耕隊教授當地人種米,雖沒釀成災禍,但援助的效果也不彰。由於秉持著給友邦最好資源的態度,台灣農技團將國內最受歡迎的蓬萊米帶到當地。但種植蓬萊米需大量的水,跟當地原本的旱地耕作方式不同,水在當地是很珍貴的,一般民眾根本無法負擔水利設施所需的錢,而且非洲人普遍的食米方式是用手抓取,香Q甜的蓬萊米會黏在手上,造成不便。到頭來台灣米在當地並不普及,只有在當地有錢人或是有補助的田地裡出現。

早從帝國主義時代開始,統治者會先派遣專員到殖民地,去觀察當地人的生活模式、文化習俗,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和語言,再進行殖民計畫。「先了解他們,再統治他們」是當時普遍的觀念。賴祈安表示,援助也該充分地觀察計畫再行動,而非坐在辦公室裡,一邊吹著冷氣,一邊描繪著「黑暗大陸」的貧困模樣,再擅自決定援助的內容。林世偉則說,讓他體悟最深切的是看待事情不應只接受單方面的資訊,而是以多元的訊息建構對事物的了解。

「我們不是英雄,每個人都可以來做。」賴祈安與林世偉說,到海外做志工不但能在服務中學習,更能藉由跨文化的衝擊,更了解自己。但媒體將國際志工英雄化,不但無法激起熱情與愛心,反而讓外界以為這是多麼高不可攀的事,致使一些原本有意願的人卻步。林世偉強調「我們只是想出去走走的年輕人。」

延伸閱讀:

賴祈安的blog

TUSO網頁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