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

持續支援 國際志工新觀念

【陳繪如報導】由於環境、觀念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有意願到海外參加國際援助活動,不但可以拓展視野也能提供一己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少實際參與的人都會有疑問「我們提供的服務或援助是當地需要的嗎?」曾到過非洲馬拉威與泰國美索的萬芳醫院住院醫師曾淑娟認為「以尊重當地環境文化為前提,再給予適切的協助」很重要。

二OO五年二月曾淑娟和友人一起在高雄醫學院成立了無疆界學生工作隊(Taiwan Students Without Borders, TSWB),一開始時舉辦一系列的演講,希望讓學生對全球的政治、社會、經濟脈絡有全面性的瞭解。曾淑娟認為若不以觀察者的身分,透過不同角度切入,深入了解問題,那麼問題就無法適切地解決。例如要解決非洲嚴重的愛滋問題,應先探討愛滋為何在當地如此氾濫,而非如何醫療愛滋。

「單方面的給予、冒然地介入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曾淑娟表示,在非洲馬拉威遇到一位失去雙親、被叔叔收養的小男孩。叔叔家中已有四個小孩,家境也不好。問他「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小男孩說他最需要的東西是書包。

考慮到簡單的餽贈行為可能會給醫療團帶來困擾,曾淑娟沒有立即答允,回去和團部討論後發現很多問題「他叔叔的小孩都有書包嗎?」、「在這裡書包是大部份小朋友的教育必需品嗎?」、「冒然地贈送會不會導致當地人以後都向外地人伸手要東西?」

在生活普遍困苦的社會該用什麼標準來檢驗男孩口中的貧窮?剛來幾天的外地人又如何能清楚當地小孩的切確需求?送小男孩一個書包不難,但是否為了自己搏得「行善」美名,而影響當地人的行為甚至引發效應?曾淑娟說,這些都是在行動前要經過深思熟慮的,「小男孩教我的第一堂課,就是學習拒絕。」

有了在馬拉威一個月的志工經驗後,今年二月曾淑娟一行六人到泰緬邊界的美索進行為期十一天的旅行,主要是將向藥廠募集來的藥物帶去照護緬甸難民的「梅道診所」,並希望將探訪當地的經驗、訊息帶回台灣,傳遞給TSWB的學弟妹或是其他有興趣做國際衛生援助的人。

曾淑娟表示,服務的定義可以很寬廣,很多人狹隘地認為一定要給服務對象什麼實質的幫助,但她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剛畢業的她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經驗給當地具體的「醫療服務」,又不能長期待在當地,因此在短期服務中她以不妨礙當地運作為原則,細心觀察當地疾病與環境問題,回來後針對當地實際的具體需求主動支援協助。

以美索為例,在知悉診所缺乏藥品時,曾淑娟便主動寫信詢問哪些藥是診所特別缺乏的,再透過藥廠公關部去募集。到當地後知道當地缺乏醫療書籍,診所想成立圖書室,另外也需要募款買地,回國後她便持續的在工作之餘進行相關運作。國際援助並不是一場一時興起的「作秀」。

因內戰等政治因素,緬甸難民流亡泰國,但卻因語言隔閡在當地就業困難。連基本的醫療照護都無法負擔,常因沒錢就醫而釀成重症,他們的下一代也因缺乏教育難以脫離貧困,造成惡性循環。緬甸內政是泰緬邊境問題的源頭,曾淑娟透過「台灣民主基金會」希望讓在台緬甸人了解當地情況,希望有心人投入,實際解決緬甸內政問題,難民們才能重返家園。

「如果體悟不夠深,不能引起個人生命共鳴,那麼援助也只能是短暫的熱情」,曾淑娟期許自己以「協調者」的身分,將訊息傳達出去,讓有深切體認、有能力的人加入改善根本問題的行列。「不斷反問自己『我是誰?』,才能更清楚自己的定位,盡力做自己所能做的事,無愧於心。」

延伸閱讀:

曾淑娟的blog
梅道診所
台灣民主基金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