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乞丐趕廟公 外來種牛蛙肆虐

【廖育寬報導】外來蛙種對台灣本土蛙類生態威脅日趨嚴重,「牛蛙為最大禍首,更有『本土蛙殺手』的稱號。」蛙類生態研究專家賴仁和說:「在青蛙眼中,比自己小的是食物;和自己差不多的是配偶;比自己大的是敵人。」根據這個推論,所有台灣的原生蛙類都可能成為牛蛙的食物。

賴仁和表示,不只是牛蛙會對本土蛙類造成影響。只要有吳郭魚、巴西烏龜存在的地方,本土蛙類就會日益減少,因為它們都會把蝌蚪當作食物。此外,福壽螺也吃蝌蚪、青蛙,農民以大量的農藥伺候福壽螺,但在福壽螺死掉之前,所有的蝌蚪、青蛙、魚類、蝦子早已全部死光光了,也是間接影響原生蛙類的原因。

台灣牛蛙養殖於一九六○年開始,自美國引進作為食用,由於牛蛙一次可產兩萬顆卵,在養殖場難免會有幾隻牛蛙逃獄成功,並於野外繁殖,形成固定的族群。牛蛙蝌蚪體型碩大,體長可長至十五到二十公分,成蛙體型巨大,體長幾乎可達十五公分以上,會吃其他蛙種蝌蚪、小魚、水生昆蟲,賴仁和表示牛蛙,幾乎可吃與體長同等之魚類或其他小動物,且由於台灣氣候環境適宜,牛蛙又缺乏天敵,族群擴展速度相當驚人。

「牛蛙在蝌蚪的時候就很兇殘了!」賴仁和說,一般蝌蚪都以藻類、落葉、或稍微腐爛的屍體為食,但由於牛蛙的蝌蚪可以長得非常的大(十公分),甚至比一般成年蛙類更大,所以牛蛙蝌蚪可以直接捕食其他的蝌蚪,屠殺本土蛙類幼苗。

賴仁和說:「別看牛蛙外表笨笨呆呆的,就以為牠很溫馴。其實完全不然。」他表示,曾經看過水族業者在飼養牛蛙,為了滿足牛蛙的胃口,將活生生的小白鼠丟下去,「啪」一聲,小白鼠還沒站穩就已被牛蛙一口包住,接著牛蛙眼睛一眨、脖子一伸,小白鼠已經乖乖的到了肚子裡面。面對小白鼠都可以一口解決,那其他蛙類更是容易被吃掉。

對於牛蛙危害的防範措施,賴仁和說:「簡單講就是不要讓牛蛙活著在野外,更不要放生。」他也指出,小學生的蝌蚪飼養實驗應不要選用牛蛙蝌蚪,最好在學校附近撈取原生蝌蚪,待蝌蚪變成小蛙後就近野放。更要加強飼養場的養殖環境,防止牛蛙偷跑。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