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政大種子社 為校園散播實踐種子

【記者林純禎/生命力報導】

「一座森林的形成,不是在於憑空期待擁有一株株高大的神木,而是貴在實際的播種,將種子散播到森林的每一處角落。」政大種子社社長陳曉雯這樣解釋著「種子社」的由來。

政大種子社,在近幾年學生活動趨於沉寂的政大校園裡,為目前唯一僅剩的學運性社團,是一個相當年輕的社團。自二○○○年成立至今,他們透過討論會、座談會,以及親身參與的活動中,嘗試以社會中不同的弱勢族群,例如勞工、女性、原住民等觀點,去呈現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本質,希望透過對台灣社會的反省與觀察,讓學生們能認識目前社會結構中的問題與矛盾,體認到個人與這個社會的緊扣相連,以及自己在未來社會中的定位,進而以實踐的精神,走出校園的象牙塔!
然而,陳曉雯表示,例如台大的學生社團有兩百多個;其中擁有悠久歷史的學運三大社─大學論壇社、大學新聞社、大陸社,至今仍相當活絡。而政大僅有一百多個學生社團;這顆新生的種子正在摸索、成長中。一些較受爭議性的社團,例如同志性社團等,至今遲遲無法通過校方審核得以正式成立,逐漸變成隱形化社團存在於校園內。陳曉雯說,「由此可見,政大校園的保守風氣,連帶影響到社團活動的氣息─寧靜、沒有動能。」

陳曉雯說,種子社正慢慢開始成熟,我們必須先聚集社團內部的凝聚力,了解每個社員的想法,用他們自身的經驗做討論,再連結社會議題,讓社員們意識到個人與社會的密切關係,並以實際行動來拒絕對社會不公的妥協。凝聚社團內部的動能後,才有力量發展串連其他社團的活動,像播種一樣,滲透校園各個角落,讓每個學生更能積極關懷這塊土地,參與社會公義。

陳曉雯表示,他們積極與友好社團,包括台大大新社、大論社,相互合作。她說,學生運動不應該用科系或學校來加以分隔,藉由彼此的經驗交流與互動,更能將這個勇於實踐的精神傳達出來。

這顆新生代種子,因為年輕,不帶有任何窠臼和包袱,具有無限自由、創意、與生命力,他們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不管自己的力量多微小,只要將這顆勇於實踐的種子散播到每個人的心中,相信力量的累積終將能以行動來改變社會的不合理面貌。


延伸閱讀:
1.政大種子社

2.抗議政府放任失業率不斷高漲、修惡法壓迫工人、勞動人權協會宣示舉辦「反失業反惡法」五一勞動節遊行

3.司機的勞動生活與文化訪調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