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3日 星期五

家連家 讓精神病友的心同在一起

【記者林昱旻/生命力報導


隨著精神病患者的權益愈來愈受重視,精神病友家屬的教育也愈來越重要。長久以來,國內的家屬教育課程卻嚴重不足,有鑑於此,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取得了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課程」的授權,期望能對病友家屬們有所幫助。

「家連家」原名Family Link,意指精神病友們各個家庭之間的聯繫,除了藉此機會給他們一個交流溝通的地方,也希望以淺顯易懂的家屬教育課程,讓家屬們更了解如何與生病的家人相處,並且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

「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計劃」一開始是由美國NAMI家族組織所發起,他們策劃了一共十二課的課程。而後由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趙雨龍老師引進香港,並將教材翻譯成廣東話,濃縮為八課的課程。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劉麗茹說:「美國的家屬教育課程是比較針對白領階級的,所以課程內容較深且廣,但事實上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多屬於中下階層,因此為了美國與香港文化上的差異、民情的不同及社會福利醫療需要較多,將教材修改為八週的課程,讓家屬們更容易接受與瞭解。」

目前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計劃已於二○○三年由香港正式授權台灣,由台北大學社工系老師魏芳婉接觸。今年第一階段的八週課程已結束,劉麗茹說:「第一次的課程面臨到的最大困難是招生的問題。由於上課地點只有台北大學,交通的問題是最為棘手的,此外,有些家屬不願再回顧家人生病的情景,所以也不願意來上課。」

參加課程的學生,除了病患家屬外,也有學員本身就是患者,但病情已穩定。劉麗茹說:「我們挑選學生的資格相當嚴格,一定要本身是病情穩定的患者,或者是直接照顧病患的家屬才能參加。而參加的人也都抱著想找到確切答案,及學習新資訊的心態積極參加。」

「我們希望能給家屬一個觀念,看待生病的家人要以『病』的方向去思考,因為錯的是『病』而不是『人』。」劉麗茹說。有些家長期待過高,以為回復到生病前的模樣才算真正的康復,但事實上,對精神病患者而言,只要病情穩定就是好。所以上這些課程除了給家屬們學習新知的機會,心理上的建設也是一大重點。

「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計畫」的課程一共八週,課程內容主要有澄清病因、讓家屬了解精神病是腦部的問題所造成、多了解和生病的家人相處的方法、雙向溝通的重要性、及面臨狀況的處理,並教導他們如何制定「個人」的康復計畫,而其中較困難的一課是了解藥物,劉麗茹說:「認識精神科藥物對於家屬們而言是較為困難的一部分,所以希望經過評估將這一部分加以簡化。」此外,告訴家屬們照顧病人不一定要犧牲自己,適度保持自己該有的喘息空間是一定要的。

第一屆的課程結束後,劉麗茹說:「學員們都覺得有所收穫,且更加了解精神疾病。」現在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正在為第二屆的「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計畫」招生,期望能夠更加推廣這套課程,好幫助更多受苦的家庭。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