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服務—學習」工作坊 推展成果豐碩

【記者王睿成/生命力報導】

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特色發展室,與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合作推行「服務─學習」四年計畫的推廣,目的是要將「服務─學習」的理念深植在各大學院校,並強調專業與服務結合的一種概念,原本預計在今年五月份要舉辦「第二屆服務─學習學術研討與實務工作坊」,因為SARS而延至十月二十五日在輔仁大學舉行,並強調師資培育之重要性。

大家都以為「服務─學習」的概念,是要落實到學生身上的,但是,很多老師其實都不是很瞭解什麼是「服務─學習」;輔仁大學使命特色發展室秘書鄭寶彩說:「很多老師都以為『服務─學習』就是開設課程,其實不是這樣,『服務學習』是要把服務、學習和專業融入課程。」所以,師資的培育,成為「服務─學習」重要的元素,倘若老師對「服務─學習」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將理念實踐在學生身上,那種效果才會是完整的。因此,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教授高熏芳與基隆市七堵國小教師吳秀媛,就針對「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規劃」做了一個研究報告。

畢業於輔大英文系也曾經是醒新社社員的高熏芳說:「以前參加醒新社時,曾經到盲人重建院去做服務,當時只是覺得服務別人是做好事,到那裡念英文報給盲人聽,又可以練習英文,更覺得服務中有收穫,其實現在看來,那就是一種『服務─學習』。」但高熏芳強調,在師資培育裡,所強調的是「專業服務學習」,傳統教育只重視專業知能的培育,卻忽略了專業精神的培養,所以,只培養出教書匠,而未重視到教學也是一種服務精神,所以必須將「師資培育」與「服務─學習」做一個結合,將教育專業拿到現場做服務,才是「專業服務學習」。

七堵國小的老師吳秀媛,因為曾經擔任高熏芳的研究助理,因此,在她進入國小教書後,也產生了從小就將「服務心」根植在孩童心中的動機,於是,她也將「服務─學習」的概念放在小學生的課程裡;吳秀媛表示,在推動的過程裡,遇到相當多困難,除了家長的反應、學童安全問題之外,還有社區接受的意願以及校方的支持與否,所以吳秀媛說,「服務─學習」的推動是需要社會上所有支持的系統,包括校方、老師、社區以及家長,如此,才能順利的推動「服務─學習」。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胡憶蓓以「靜宜大學教育學程課程設計為例」,說明靜宜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對於師資培育的作法,他們針對沙鹿鎮低收入戶的孩童做課業輔導,在「課程設計」這一門選修的課程裡,學生必須親筆簽名表達服務意願,並且要具備責任心和服務心,課程的規劃上,首先會請沙鹿鎮社會課的人員給學生們講習,因為有些低收入戶家庭的家長,有精神上的問題或是有前科等。為了學生安全,所以要告訴學生如何防範意外的事情發生。對於服務對象採取一對一教學,胡憶蓓說:「有時候課業輔導口碑好的時候,那些接受課業輔導的小朋友還會呼朋引伴來參加。」

另外,在課堂中,前半學期對學生講授理論,後半學期學生則是運用習得的專業知識,針對那些低收入戶的孩童,設計並執行營隊活動;胡憶蓓表示,課業輔導是「外加的」,可能並不能直接與課程內容相同,但是營隊活動卻是「融入的」,設計和執行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學生卻能夠從過程裡體會其中的意義;胡憶蓓說:「我們的身教,影響學生未來的身教,因此師資的培育,是相當重要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