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日 星期三

收納狂飆的青春——少輔會

【記者陳音秀/生命力報導】每一百個少年中,便有一人犯罪!而有更多的孩子,瀕臨犯罪邊緣。

狂飆的青春常常會令人招架不住,摔門、怒視、偷竊、滿口三字經,狂飆不在乎眾叛親離。於是初生之犢的有勇無謀,成人社會用教育體系、價值判斷來嚴苛的量刑責罰,而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讓許多孩子錯失快樂長大的權利,一旦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就像踏入泥沼一般,只有慢慢陷入的份。少年輔導委員會扮演的,便是一隻救援的手,溫柔的拉住下陷的孩子們。


少年輔導委員會是根據民國八十二年行政院頒定的「少年輔導委員會設置要點」所成立,現在配合台北市十四個警察分局轄區而計有十四個少輔組,旨在關懷區內的少年。關懷的方式很多,走入校園,演「法令劇場」培養少年們的守法觀念;星期假日,舉辦團康遊戲、影片放映、郊外踏青,在活動中讓少年學習情緒控制;暑假舉辦大里營,在輔導員的引領下,讓孩子們體驗新的團體經驗。每一個活動都是經過事前細密的經營和事後縝密的檢討而成,面對這些孩子,他們願意付出最多的心力。

中正一、二區少輔組的督導遲慧敏說:「這是一個體驗生命價值的地方。」生命的價值在於付出,面對迷途中的孩子,能做為伸出的那隻手,何其美麗!

問一位忙碌的輔導員為何選擇加入少輔會?她說:「因為我想來。」隨後見她招呼著到來的諮詢少年,跑進跑出的張羅活動細節,在一般社會人都在休假的禮拜日。

分區少輔會的負擔其實是很沈重的。中正區督導慧敏曾說:「比如說中正區少輔組的正式成員只有四位:督導加三位輔導員,但卻得負責整個廣大中正區的少年活動,並且關心區內的個案少年,由企畫到打雜,所以我們可以說是校長兼撞鐘。」少輔組的輔導員也是屬於公務員,許多人做了三、四年便會離開,主因便是是工作實在太繁重了。但這同時也是各少輔組內總是熱力不退的緣故——常常有最新最熱情的血注入。「然而,這股熱情也是少年們所需要的。」一位輔導員表示。

除了一般的活動籌辦,輔導員們認為最具挑戰性的還是個案的輔導。由學校或家長轉介而來的個案們,都有著各自的憂傷與故事。一般先由輔導員去評估,是否有開案的必要,如果有,便等哪位輔導員或輔導義工手邊的個案可以結案了,因為輔導者一次只能負責輔導一位少年,因此有了空缺才能補上,再開始一個月至少兩次面訪,兩次電訪的輔導生涯,不成文的慣例是約半年會評估一次是否結案,當然主要是視個案之狀況。廣大如台北中正區,輔導員加輔導義工總共十來個,半年內大約只能輔導不到二十個少年。遲督導說:「專業輔導義工的缺乏,也是目前少輔會最大的瓶頸。」

每一次少輔會辦活動,總不乏社區的一般少年參加,但輔導員們最盼望的還是看到個案少年的身影,總使他們整場打打鬧鬧,或者在旁裝酷擺酷,至少,他們已經摸到了這隻手,接下來,輔導員們會教他們如何握住,並且感受那手心中的熱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