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黃旭昇以記者為志業 報導社會光明

【記者林幸茹/新北市報導】目前擔任中央社駐新北市地方記者的黃旭昇,在二○一○年獲得「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以「生命之愛澤大地」之系列報導,將弱勢族群及公益團體的生活分享大眾,激勵更多人活出自我。

「小時候對於文字的魔力無法抗拒,所以在國小四、五年級就已經投稿國語日報,長大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文字可以影響人。」高中沒考上大學的黃旭昇,轉而就讀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現世新大學),在專科時期曾擔任導遊的職務,但服完兵役後,走向記者之路,用他的筆,替弱勢發聲。

從事二十三年的記者工作,黃旭昇坦言記者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但是一個志業,「記者需要擁有熱忱與享受幫助人的感覺,它迷人的地方在於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更迷人的是,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例如以往新北市八里區的文旦柚品質雖好,但是卻缺乏行銷的包裝與策略。所以十幾年前,當黃旭昇發現這樣的訊息,認為銷售不佳的關鍵在於缺乏促銷與口碑,於是向八里農會建議,打出順口溜的「南麻豆、北八里」的口號,並且藉由媒體報導增加銷售。

「當時的發想緣起於,元宵節有『南蜂砲、北天燈』的稱譽,所以,也結合這樣的口號,將八里文旦柚的促銷與麻豆文旦互相輝映。」伴隨著麻豆文旦的好口碑,加上媒體的報導,促使往後的十幾年,八里文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至今,八里農會仍津津樂道此事。現在,甚至也有農民仿效,打出『南 古坑、北石碇』以促銷咖啡。

身為地方記者的黃旭昇涉略極廣,除了一般的社會新聞、警政新聞、檢調新聞之外,黃旭昇也樂於報導地方的文創產業。「文創產業需要鼓勵,透過報導可以傳達『希望』,也可以幫助弱勢扶他一把。」

舉例來說,黃旭昇曾報導一位原本在劇場工作的年輕人林峻丞,因為不捨家族傳統產業沒落,決定回鄉協助振興家族事業。跟著阿公在鍋爐邊,學習製作肥皂,創新的 在皂裡加上三峽當地的茶葉、柑橘。將原本老舊工廠,重新規劃動線,使得參觀的民眾絡繹不絕,因此成功轉型成觀光產業的故事。

對於未來規劃,黃旭昇笑著說:「還是會繼續當記者,因為這是一個志業,當然,除了被開除以外。記者就是透過聲音、文字和影像去傳遞訊息幫助人,也可以獲得自己持續前進的成就感。」


延伸閱讀

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生命之愛澤大地

半世紀皂廠 化身觀光熱點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