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曼寧/北市報導】「嫁給賣布的,不富也輕鬆。」這是早期流傳在迪化街、永樂市場一帶的俗諺,不難看出當時布業在此地的興榮。但近年來,布商紛紛外移到低勞資的大陸,再加上國內布品的研發速度不夠快,無法與日韓等國競爭,讓傳統布業面臨極大的挑戰。
迪化街的興起與沒落,與大環境的轉變息息相關。這條充滿歷史風味的街道,只有短短八百米,卻容納了上百家的布行和中藥店,因為腹地不夠大,都市中心逐漸移到東區。
近年來,年輕人多不願從事高工時的布業,人力資源減少,再加上成衣業興起,民眾買布訂做衣服的意願降低,大環境的改變讓布業的經營越發困難。位於永樂市場的華興布行老闆余國華說,以前攤位有空缺時,一下子就會有人承租,但現在則是過了好久都沒人理會。
「生意差太多囉!」在永樂市場前賣土魠魚羹的老闆娘感嘆,從前下午三四點時,會有很多布商業務來吃點心,補充體力後晚上繼續趕貨,但現在人數減少很多,「尤其今年特別明顯。」她無奈的表示。
布業環境的改變,和廉價的大陸貨品進口有很大關係。布商的生意變差了,研發新產品的意願降低,競爭力下降,再加上成本考量,許多紡織業遷到大陸設廠,供應商出現斷層,這些因素都增加布商經營的困難,許多店家選擇結束營業,向現實低頭。
雖然大宗的客戶減少了,但由於市場中的布料選擇多,花色又齊全,對於想要買零售不品的民眾,是個很好的逛街和購物地點。永樂市場除有設計科學生,拼布DIY民眾會定期來採貨,最近也有越來越多cosplay的玩家會到永樂市場買零售布,自行訂做衣服。
而迪化街的歷史文化,也吸引許多觀光客。明新布行邱老闆說,近年日本觀光客的數量變多,他們除了欣賞街道上的歷史建築,也會購買一些具台灣傳統風味的布料。
擁有碩士學歷,專門研究永樂市場的布商呂國華說,永樂市場的轉型,除了政府的配合,與商家共同合作生產,努力追上日韓的高技術與設計速度,也要重新規劃永樂市場的場地,增加休閒設備,才能增加觀光人潮。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