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復活休耕地 讓大地生生不息

【記者孫育愷/桃園報導】讓休耕農田開出一片花海,這是桃園縣私立振聲高中學生魏琬樺,經歷最具挑戰性的志工服務工作。為了推動當地的社區總體營造,魏琬樺號召學校志工隊員以及社區志工一起進行「復活休耕農地」計劃,讓土壤藉由復耕重新充滿養分,期望土地的價值被妥善利用。

魏琬樺從國小就開始從事志願服務,上國中後的她還加入學校志工隊,在校內整理環境、資源回收分類、宣導環保活動,即使上了高中也從不間斷。熱心的她除了是學校海鷗志工隊代理總隊長,帶領志工同學在負責校內的環境清潔之外;晚上及假日,她也參加由環境保護協會與怡仁基金會舉辦的志願服務活動,是一名樂在服務的志工。

桃園部份地區,留有許多荒廢已久的休耕農地,不但土地荒廢未經利用,更堆積了路人隨手丟棄的垃圾,外觀髒亂有損市容。魏琬樺升上高中後,有次與志工隊一起打掃社區時,發現學校後方有一片廢耕農田,除了覺得可惜之外,也希望能為自然環境及社區居住品質付出一點心力。因此他構想「復活休耕農地」計畫,與桃園縣環保協會相互合作,執行重新利用荒廢農地的理想。

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利用污水淨化過程培育生態池,並於生態池內種植各類水生植物以淨化家庭污水,再用於澆灌植物花卉,充分運用土地價值;辦理戶外生態教學課程,強化年輕學子對野外植物的認識;生態池及田地植物景觀美化環境及提高居住品質,更增添了當地觀光人潮;舉行農地花圃水泥牆彩繪活動,以美化社區環境等。

「當初只是想美化自己生活的社區,結果愈做愈有興趣。」魏琬樺表示,計畫的推行並不如預想中容易,由於休耕的地主可獲得政府經費補助,她與志工必須不斷與里長及地主溝通,說服他們提供土地,讓此計畫得以順利進行。在取得休耕土地後,再經過清掃農地、整頓附近環境、翻土等程序,才能在土地上種植與恢復土地養分的花卉。為防止作物遭到破壞,他們還組成巡邏小隊定期巡視。在環境保護協會指導下,她還得知桃園地區擁有獨特的灌溉碑塘,她也與碑塘所在地的地主溝通,先整理碑塘附近的環境整潔,再製作說明立牌,她希望當地的特有文化得以被完整地保存,讓更多後代子孫能夠瞭解。

「我們在活動中學會了如何栽培植物,同時也了解到農人的辛苦,幾次親身為農地撿垃圾的過程體會:『可能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污染了周遭的生活環境』。」海鷗志工隊長陳怡瑄也自許,每一次服務的結束也是另一次服務的開始,將繼續為環境保育工作努力下去。雖然高中生不得不把課業擺第一,魏琬樺還是儘量利用假日進行志工服務,就算犧牲休息時間也做得很快樂。她表示:「有人認為,被別人服務很幸福;不過從事志工服務這麼多年,我深深覺得,替別人服務才是真正的快樂!」

「復活休耕農地」計劃至今仍在進行中,現在不但讓廢棄的農田變成美麗的向日葵、波斯菊花海,鄰近居民也深受魏琬樺感動,紛紛清掃自己的家園,大家因為這片花圃而動了起來,並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家園。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