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有一個島 新台灣子的求學路

Photo_2
右一為陳冠霖;左二為蔡佩伶。
(導演李鶴壽提供)
【記者陳薇安/北市報導】紀錄片《有一個島》描述澎湖縣大倉島上唯一的學校「大倉國小」的廢校,以及校長蘇美仁與「小小學生」陳冠霖、陳嫻禎在廢校前的短暫師生情誼。

由東森電視出品的《有一個島》在二〇〇四年八月開始拍攝,二〇〇五年八月廢校後完成剪輯。導演李鶴壽表示,那個時間點剛好是外籍婚姻較盛行的幾年後至「新台灣之子」準備接受學齡前教育的階段,正好切入紀錄片的設定,「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拍攝團隊在台灣找尋過許多外籍配偶較多的地點,卻因拍攝者不想上鏡頭而被迫停止。後來李鶴壽透過網路得知大倉國小廢校一事與校長聯絡,蘇美仁也覺得紀錄片的構想不錯,而島上居民對於自己的故事被拍成影片並不排斥,於是最後選擇到大倉島拍攝。

大倉島距離馬公市約三公里,是台灣的二級離島。大倉國小全校學生只有七人,是全台最迷你的小學,政府實施的「一村一學校」的政策,使大倉小學成了島上唯一的教育場所。蘇美仁注意到一些學齡前兒童已到該上幼稚園的年紀,卻因島上無幼稚園而無法接觸基本的啟蒙教育。因此熱心的蘇美仁利用每週兩天的時間幫這些小朋友上課,五歲的陳冠霖與四歲的陳嫻禎就成了她的「小小學生」。

不會說國語只懂些許淺顯台語的陳冠霖對於讀書充滿興趣,但是如何與他溝通成了蘇美仁教學最大的問題。蘇美仁表示「當了三十年的老師,剛開始碰到像冠霖這樣的學生也感到很挫折、無力,可是他不能放棄。希望這個期待長大的小男孩有機會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樣也在大倉國小接受過蘇美仁短期教導的蔡佩伶,則是選擇每天搭船到對岸馬公的中興國小附設幼稚園就學。母親阿珠是島上唯一的大陸配偶,她認為雖然有些不方便,但是希望孩子能夠在小朋友多一點的地方就讀,「不會說我在這邊讀,只有一個,不要讀也是第一名。」

就在蘇美仁與冠霖的溝通漸漸上軌道之際,接到了教育局的通知,因政府教育政策與經費的調整,澎湖縣正研議陸續裁併迷你小學。等到六年級的五位小朋友畢業之後,大倉國小就可能步上廢校的命運。一個社區即將沒了教育中心,島上的小朋友與外界的距離勢必又更遙遠了。等到冠霖上完最後一堂課後,大倉國小的廢校已正式確立。看著冠霖從不會說國語到能認出自己的名字,蘇美仁既欣慰又捨不得的說:「那就是一種回饋吧!」而觀賞過此片的觀眾陳音伶表示「冠霖雖然不知道廢校的影響,但是島上的教育卻已經離他們越來越遠了。」

李鶴壽覺得「台灣現在的發展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犧牲某些人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就像大倉國小一樣,站在教育的立場,教育部不該用金錢來衡量廢校的與否,而犧牲了大倉島上小朋友上學的權利。「希望觀眾在享受當你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時,要思考到很多東西是別人沒有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