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孕育藝術人口 由兒童戲劇開始

【生命力記者吳國基報導】在國內,很多家長會送孩子去學音樂,學畫畫,讓他們從小便接觸到藝術。近年來兒童戲劇的推廣,正好提供多一個機會讓小朋友接觸戲劇表演,「兒童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翁,我們該投入多點力量給他們。」台北市兒童戲劇協會執行長張肇洋說。然而,為了培養未來的藝術人口,發展兒童戲劇更顯得重要。

「我們希望透過兒童劇,讓小朋友體驗成長中必經的元素。」張肇洋說。兒童戲劇通常都是透過生活當中的一些故事,用比較適合小朋友的戲劇表演方法演出,如利用簡單易懂的對白,塑造生動有趣的主角,甚至搭建色彩繽紛的舞台等等。

張肇洋說,兒童戲劇最重要的一部份是,它不注重某一表演領域的基本技巧,包容性很大,沒有固定的呈現方式,「例如可以以京劇的表演,加入比較親子的演法把兒童劇演出來。」他補充,親子的方式是指選取親情的故事或營造和諧的氣氛,塑造一個溫馨的環境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劇。此外,由於兒童劇可以不同的呈現方式,所以包含在其中的表演藝術有很多種,這樣對小朋友培養不同的藝術興趣有很大幫助。「所以兒童戲劇的推廣,成為未來不同藝術人口的大搖籃。」張肇洋說。

國內主要的兒童劇團都是以專業的表演人員來演出,以小朋友表演的劇團幾乎沒有,在這情況下,令人懷疑那和成人戲劇有什麼差別?「最大的差別在於心態上。」張肇洋說。演出兒童劇,該以小朋友的心情;在規劃上的一切,更應該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想想小朋友會有什麼感覺,小朋友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希望帶給小朋友什麼東西。

張肇洋說,小朋友的領悟力很高,所以和成人戲劇演出不同的是,該慎重地挑選劇本,選出適合小朋友的題材,「每次邀演時,我們都會嚴格審查劇本,如避免出現較低俗的字眼,怕小朋友學會。」例如,成人戲劇的觀眾對象大多是成年人,所以可以演一些較嚴肅的題材,如愛情,政治等等,但就比較不適合兒童戲劇,因為怕小朋友太早接觸這些問題,還沒有成熟的思維。

同時,兒童戲劇通常會特別設定觀眾年齡層的範圍,如適合幾歲以上的小朋友觀看,讓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戲劇欣賞。此外,前兒童戲劇協會協會理事長朱曙明先生也表示,兒童戲劇要具備寓教於樂的功能,太說教不會被吸引小朋友,所以娛樂及教導兩者之間要有一個平衡點。

雖然發展兒童戲劇,對未來培養藝術人口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張肇洋說這條路一點也不好走。「國內二十幾個團,大家都過得辛苦。」他說現在大環境不好,加上企業贊助不多,要發展有一定難度。他慨嘆當政者的不力,更提到每年從政府裡爭取經費補助的情況,每次演出都邀請一些高官到場欣賞,希望得到認同,遊說他們給予多一點支持,「每次都點點頭,但呈交企劃書後,不是等好幾年就是石沈大海」張肇洋說。

然而,縱使走得不易,但兒童戲劇的發展還是要堅持的,也有一定的成果。就像當初向政府爭取舉辦了兩年的台北兒童藝術節就成為了兒童戲劇的指標性活動,入場欣賞的觀眾逐年增加。「像今年,超過了四十二萬人次參加,證明兒童戲劇還是有發展的空間。」

張肇洋說。他補充,其實發展兒童戲劇真正的難處,是缺乏讓小朋友接觸的管道,所以就算每年都要虧損,依然堅持要辦台北兒童藝術節。「因為在台北有這樣大型的兒童戲劇活動,就吸引了全國各地對兒童戲劇的注意。」事實上,每年的台北兒童藝術節都吸引了不少住在各地的家長,帶孩子北上感受這種大型的藝術氣氛。「所以最希望在全國不同地方辦兒童藝術節,讓更多小朋友親身感受。」張肇洋說。

對於兒童戲劇的發展前景,張肇洋說最重要是:「走出去。」不只是用原來的方式,要不斷創新,在創新之餘又不失自己原來的風格。而且,爭取政府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雖然在現在的政經環境中比較困難,但長遠來說,經費確實是兒童戲劇發展中的重要因素。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