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 星期二

張秀枝 雙手編織出鹿港的美麗

生命力記者/石震達報導
人家說「一府二鹿三艋舺」,此話道盡鹿港過去之繁華似錦。現在的鹿港以傳統技藝、美食小吃、古蹟建築聞名;傳統技藝又以燈籠彩繪、錫器、紙扇、神雕、木雕、線香等等最為世人所知,而燈籠彩繪更是有薪傳獎的加持而聲名大噪。但是燈籠並不是只有那光鮮亮麗、色彩炫目的外表,撐起整個燈籠的骨架要是做得不牢固,也不會有美輪美奐的燈籠彩繪。


住在天后宮附近,官後巷內小房子的張秀枝阿嬤,就是鹿港鎮製作燈籠骨架的老前輩。沒有醒目的店面,門口只掛著一個小小的長方形招牌,寫著「張秀枝燈籠編製」,而阿嬤工作的地方就是進門約五坪大小的小前院,阿嬷運用她那靈活的雙手和已寫著歲月痕跡的小刀,快速、精確又不含糊的將約八公厘寬的細長竹片,從中間切開成兩片約四公厘寬的竹條,再將數十條竹條交錯編製出燈籠的骨架。這一項好手藝,都是當年張秀枝阿嬷從她母親那裡學來的。張阿嬷用帶著點鹿港腔調的台語說:「以前的女人,都綁著小腳呀,根本不方便出去方作討生活。那該怎麼辦呢,為人母、為人妻的,又要帶孩子,又想要補貼家裡生活所需,就只希望能過的更好一點,只好編燈籠,能賺一點是一點囉﹗」她也說,她們家的女人已經做燈籠骨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奶奶做,媽媽也做,她好像也沒有理由不會。

張秀枝阿嬷的母親從七歲就開始做燈籠的骨架,做到九十多歲還沒有中斷,算一算,與燈籠作伴已經超過八十多年的光陰。張阿嬷自己也已經做燈籠骨架做了超過四十年。她完全遵循古法製作,現在的燈籠骨架與百年前的燈籠骨架可說是如出一轍;張阿嬷說著說著手上也沒閒著,開始把玩小的燈籠骨架;原本捆在一堆,呈長條狀又皺乾巴的燈籠骨架,阿嬷隨手一抽,從骨架上下兩端一壓,一個圓滾滾的燈籠骨架立刻出現在眼前,彷彿就是古早元宵節每人人手一個的燈籠。阿嬷說,這是小型的燈籠骨架,製作起來比較簡單,大概約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可以完成;她旋即又跑上樓去拿了大型的燈籠骨架,直徑大約有八十公分,她說做好的話大概需耗時超過三十分鐘。張秀枝阿嬷笑呵呵地講:「上次有電視台來採訪燈籠彩繪的,還跟我把這個大燈籠骨架借去上電視亮個相咧﹗」


但是就如同許多傳統的產業一樣,阿嬷獨門的絕活很有可能後繼無人。雖然她也常常應邀去外面做些表演性質的教學,並不時開班授課,但畢竟對現代人來說這不是一項可以填飽肚子的正式工作,來學習的人多是抱著輕鬆好玩的心態。張阿嬷說,她的孩子也知道如何編製燈籠,可是面對現實環境的壓力,還是必須選擇出去上班打拼。隨著鹿港風情萬種的景象,正在逐漸消逝的同時,燈籠骨架的製作的技巧也面臨著無人承接的窘境。

張秀枝燈籠編製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官後巷47號
電話:04-777-7380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