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2日 星期六

李梅樹紀念館 大畫三峽在地情


生命力記者/郭雨涵報導

若提到三峽,祖師廟常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地方,整間廟無處不雕、無處不琢,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但就在祖師廟的附近,卻存在著一個被當地人所忽略的紀念館,裡面紀錄著台灣著名畫家李梅樹的畫作與文物,每到假日,祖師廟擁擠的人潮、繚繞的檀香、四處拍照的遊客與冷清的紀念館形成強烈對比。

這個位於三峽安溪國小附近的李梅樹紀念館,坐落在當地社區大樓中,館的經營都是由李梅樹的子女及家人所擔負,大家平時上班,等到假日時輪班管理、並進行解說的工作,由於李梅樹的畫作模特兒多為家人,所以常常還可看到畫作中的人物在場現身說法,李梅樹的次媳婦陳淑惠就說:「因為不愛給他畫,所以在畫的時候都會翹嘴。」


李梅樹的作品多為以女性為模特兒,因為他認為女性具有姿態美、髮型美、服飾美及膚色美,比起男性變化較大,且色彩鮮豔飽滿,而他的畫法,注重光線的變化與折射,作品內容高亮度、高彩度,立體感十足,來參觀的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可以發現畫中主角永遠是正對並凝視著自己,另外,館內還陳設了李梅樹早年學習畫作、求學的一些物件,連畫中的道具也出現在館中,且經過解說員細心的講解及訴說小故事後,都能讓民眾更了解李梅樹的創作理念及畫法、技巧等。 

談起畫家李梅樹,他的兒子、媳婦們不約而同的說「他是個很嚴格、要求完美的人」,於一九○二年出生的李梅樹,自小生長在一個藝術氣氛濃厚的家庭,因此對於美術及音樂很有興趣,自一九一八年就讀台北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國立台北師院)後,接觸正式的美術教育,自此對繪畫沉迷不已,之後並進入了東京美術專校西洋畫科(今日本國立東京藝術大學),一生堅持寫實畫作的風格,並紀錄台灣鄉土之美,回國後積極參與在地事物,曾任縣議員及農會理事長等身分服務鄉里,並於一九四七年設計規劃重建三峽祖師廟,成立了三峽祖師廟重建委員會,帶領雕刻家、藝術家進行重建工程,廟裡的一磚一瓦,從石刻到木刻,李梅樹常親自到場監督,而選材之精確、雕功之細緻,不難看出李梅樹要求完美的個性,然而重建工程一做就是幾十年,而三峽也因為祖師廟的漸漸有名,開始繁榮了起來,大量資金湧入祖師廟,不料在一九八三年李梅樹去世後,三峽祖師廟的董事會於一九九○年解散了重建委員會,並將工程發包給大陸進行代工,導致廟裡雕刻作品前後不一,破壞了原本的一致性,而原本以藝術面向重建的祖師廟,後也因董事會的不重視及缺乏專家來規劃,使得剩下的工程到現在仍未完善。

「藝術無涯,生命有限」是李梅樹生前的理念,也基於這個想法,在李梅樹過世後,他的兒女便決心幫他成立一個紀念館,一開始成立於一九九○年,原名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一九九五年四月才遷入現在的地址,並定名李梅樹紀念館,長久的經營下來,因為缺乏經費,導致館內許多畫作多已失修,要修復卻又沒有足夠的錢,紀念館執行長也是李梅樹的小兒子李景文說「從開館到現在已經花了將近八千多萬,因為不想把畫賣掉,所以只好過一天算一天」。

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說「一般來館裡參觀的人多半是外地的人或觀光客,三峽的人來看的反而比較少」,一語道出李梅樹紀念館與當地結合性不高的無奈,雖然積極與當地學校或居民合作,進行教育課程及說明等,但是居民的參與度不高,甚至社區的人也頗有微詞,即便成效不佳,他們仍選擇繼續的付出,希望能達到教育下一代文化傳承與藝術推廣的功能,以達成李梅樹生前認為個人應奉獻於國家、奉獻於社會的理念。

成立至今十五年,行政院文建會現指定李梅樹紀念館為地方文化館,並在三月十三號將舉行正式的揭牌儀式,當天將有音樂會及合唱團等活動,希望能更拉近與地方社區的緊密性,以達到傳承藝術、文化教育的意義。

李梅樹紀念館

參觀時間:每週六日,10:00 AM-05:00 PM

週一至週五開放團體預約

館址︰台灣台北縣三峽鎮中華路四十三巷十號

電話︰02-2673-2333   

傳真︰02-2673-6077

延伸閱讀:

李梅樹紀念館網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