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社區支持型農業 重建人土新關係

Henderson2
伊莉莎白‧韓德森是美國社區支持型農
業的重要推手。圖片引自美國羅德爾協會
【記者俞普琹/台北報導】「社區支持型農業連結了最弱勢的生產和消費,不論社經地位為何,都有能力和管道享用好的食物。」美國永續農業運動主席伊莉莎白‧韓德森說。現今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方式,不僅威脅小農的生存,更打破原本人和土地間的親密關係──人們往往不知道手中的食物是從何而來。而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出發點很簡單:認識你的農人,認識你的食物。

人們出資入股支持農場,共同分擔農民生產時會面臨的潛在風險,確保農產品的銷路及農民的收入;讓農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種出最新鮮、美味、營養的食物,並在收成時將這些食物和人們共享。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建立在彼此的承諾之上,不僅幫助農民、改善環境,農業生產也得以持續。

「社區支持型農業會端看各社區不同的文化、品味、想像、社經狀況和自然條件,發展出適合該社區,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方式。」伊莉莎白‧韓德森說,有些農場會要求會員(股東)以工代酬,在一期二十週的耕種期間,至少到農場幫忙三次除草的工作;有些農民則認為會員給與經濟上的支持即可。所以每一個社區支持型農場都互不相同,但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不需拘泥,它非常具有創意、自由,且多樣化。」

不止是支持農民,會員也相互支持。有些農場分配其產出,依照每位會員當初入股時所繳交的股資,分配相對應得的農產品;而有些農場則會依各會員經濟狀況的不同,分予不同份量的農產品。經濟狀況較好的支持經濟狀況較不好的,「參與社區支持型農業也是種社會性的學習,其中的價值不能單用金錢衡量。」伊莉莎白‧韓德森微笑地說,只要所有會員有共識即可,這看似「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有人一參加就二十多年。

美國紐約公平食物組織(Just food),也積極推展社區型農業的耕種,讓農民或想入股卻缺乏資金的人可以分期貸款,並提供技術上的協助,使得社區支持型農場的數量持續增加。


05
伊莉莎白‧韓德森的著作。圖片引自
客來網路書店


在參與社區支持型農業的過程中,社區意識也得以凝聚。一開始聚在一起可能只是相互討論食譜、或食物的儲存方式,接著會延伸、擴大至整個社區的議題。民以食為天,透過飲食的話題最能使人聚集,「而當人聚在一起,可能就會發生。」

伊莉莎白‧韓德森曾於二○○八年七月,透過網路視訊跨海對台演講;今年十月中旬親自來台,在北市芳和國中、土城彈藥庫農園、桃園縣政府、工研院等地,進行不同形式關於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分享交流。而她將接觸數百個社區支持型農場的經驗,集結撰寫成《共享收成:社區支持農業的市民指導手冊》一書,目前已有出版社進行翻譯,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發行中文版。







延伸閱讀

公平食物(Just food)

合樸農業市集:社區支持型農業(CSA)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社區支持型農業 歐美新興綠色生活

小地方新聞網:Wyllie Fox 農場勞動週記(1):開始務農的生活

小地方新聞網:Wyllie Fox 農場勞動週記(2):共享收成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