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8日 星期三

客家精神 盡在「我的故鄉」

生命力記者/賴柔蒨報導

「我的故鄉」是客家電視台的節目之一,以客語發音,介紹台灣各地的鄉鎮、聚落,並報導該地區客家人的開拓歷史,和其獨特的風俗民情,期望透過節目讓大眾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以及各地獨特的客家文化。

節目製作人同時也是主持人的李寶珍(寶哥),本身就是住在桃園龍潭鄉的客家人,寶哥說:「節目除了可以為客家鄉親介紹台灣風情以外,更希望年輕人透過節目了解過去長輩們辛苦奮鬥的歷程,體認客家人的硬頸精神,硬頸就是不怕苦不怕難,凡事一定堅持到底。」

節目播出一年多,深入介紹台灣由北到南各地的歷史背景、名勝古蹟,並從各地發掘客家文化,例如,蘆洲的客家美食「菜包」、屏東的客家式豆漿等等。也報導客家人為了保存文化所做的努力;例如,基隆市僅有約四萬名客家人,政府為了保存客家文化,而成立了客家禮俗研習班,傳承客家人傳統的祭祀習慣。「蘆洲市客家協會」,曾遠赴紐西蘭同鄉會做客家文化的交流。此外,節目中會將當地客家人和當地閩南人的生活做比較,希望各族群間能互相了解。

寶哥說,做節目最難忘的,就是客家人二次遷徙的故事。早期居住在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由於居住地區土地過於貧乏,耕種困難以致生活條件差,於是展開了大遷徙,移居至台北和花蓮一帶。當年的客家人,飽受他鄉閩南人的歧視和打壓,憑著毅力打拼,至今都有一番成功的事業。他表示,節目訪問到很多這種背景的客家人,「每次聽他們娓娓道來過去的艱難,都令我十分動容和敬佩。」寶哥也指出,這段歷史鮮為人知,因為一直以來客家歷史文化都沒有被重視,「我們利用節目報導許多客家歷史,希望可以傳承下去」。

製作客語發音的節目,寶哥感慨的說,「現在越來越少人講客家話,真的好可惜啊!」他表示,苗栗和竹南一帶,大約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閩南人和少部分客家人一起居住,客語幾乎都被同化了;台中太平雖有幾萬名客家人,台中大里的客家人則佔一半,卻都不常聽見客家話。「就連我們去採訪老一輩的客家人,他們是知道我們是客家節目才開始講客家話,平常也都用國語;還有現在雖然有很多客家歌謠的課程,但其實大家都是上課唱唱客家歌,下課也一樣講國語。」

居住在石牌的張秋泉是位老家在苗栗的客家人,自從客家電視台開播以來他就是忠實觀眾,他說,「客語節目應該要發揚光大,台灣媒體這麼多,就只有這一台專做客語節目的實在不夠。」張秋泉尤其偏愛「我的故鄉」,「『我的故鄉』以客語介紹台灣各地的背景,除了可以讓老一輩的了解台灣本地,更可以傳承客家文化和客語。」他表示有一集介紹了苗栗客家人的傳統食物「豆腐飴」,是客家人家庭常見又好下飯的食物。「現在越來越少人知道這個食物了,但是節目還深入介紹它的做法,真的很好。」

寶哥指出,「我的故鄉」引起了純粹客家地區,如,桃竹苗一帶約百分之七十的客家人,對節目都有熱情的迴響,也就是說「我的故鄉」在這些客家人中受到了重視;然而,客家人佔少數的大都市,寶哥明顯感覺到人們對這個節目的冷淡。不過,在全省跑透透的過程中,製作單位接洽過的鄉鎮市公所、民意代表等等,也都開始看「我的故鄉」,他們雖然不是客家族群,但都希望對客家文化有更多了解。寶哥說,「台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客家族群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文史古蹟、文化產業,例如花卉、蔬果等等,希望大家都能更認識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了解這塊土地上各種不同的文化。」



延伸閱讀:


1.哈客TV網

2.讓客人當家發聲葉菊蘭一手催生客家電視台

3.客家電視台何去何從?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