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大稻埕偶戲館 留住最後的「傀儡」

【李書琴報導】座落於臺北市民樂街的「大稻埕偶戲館」,與有年貨大街之稱的迪化街相鄰,佔地不是很大,但裝潢擺設卻有著濃濃的古早風味,一些幾乎要失傳的戲偶以及逐漸消失中的偶戲文化,在館內都能夠找到他們的影子。

在偶戲館中,許多展示的戲偶及相關物品大多年代已久,傳統表演的戲台、幾個幾乎失傳的偶戲,如傳統閩南戲偶、「聖石傳說」中所謂的金光布袋戲以及從世界各地蒐集的戲偶,讓大家能了解傳統戲偶的樣貌;其他還有表演時所需要的道具、衣服等等,都有所展示,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處濃濃傳統風味的文化空間,館長卻是個金髮碧眼的荷蘭人,羅斌。

館長羅斌,一個從荷蘭遠赴中國來研究偶戲的外國人,在荷蘭研究漢學的他,到大陸學習中文時,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傳統的偶戲,從此便對偶戲文化著迷不已。羅斌說:「因為它平民化,讓我更能從偶戲的世界,去體驗中國人的生活。」

中國偶戲文化起源很早,元朝時期便已出現,幾世紀以來,偶戲一直都是市井小民的休閒娛樂,然而清末民初,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卻讓偶戲文化在中國出現失傳的危機。偶雕師傅賴世安說,文革時期紅衛兵到百姓的家中搜尋任何有關中國的傳統文物,當時若被找到就當場處決。中國的戲偶是代代相傳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戲偶,當時百姓為了保命,又不想家族相傳的戲偶失傳,不得不委託當時居住在中國當地的外國人帶著他們的戲偶逃出中國,現在留在中國的戲偶是少之又少。而至於台灣,儘管不受文革的摧殘。但早在日本殖民台灣時期,因覺得台灣的戲偶具有保存的意義和價值,將許多戲偶帶回日本收藏,戲偶的數量也已相當稀少。

在文革時期,被外國人夾帶出關的戲偶,部分在中國已經找不到,加上大規模的破壞,有些在世界上也已是碩果僅存。在偶戲館內展示的「懸屍偶」,及西方俗稱的傀儡,就是在文革時從中國流出來的,世界上懸屍偶的數量很少,賴世安說:「製作懸屍偶的技術,在中國已經失傳了,現在僅存的幾尊都是無價的。」

戲偶流散世界各地,目前戲偶種類、數量收藏最多的就在法國。主要是因為,以藝術欣賞的眼光來看,中國戲偶的色彩與生動性都具有收藏的價值,偶雕師父賴世安說:「未來想要看到中國傳統戲偶,居然要到國外才看得到,真是中國人的悲哀阿。」

羅斌對偶戲的執著及研究,使他開始保存偶戲文化的旅程。因緣際會下遇到了當時正在替政府推廣偶戲文化的台原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林經甫,兩人便開始著手討論建立「台北偶戲館」,羅斌和林經甫為了建造一個偶戲館,就將私藏的珍貴戲偶捐出。賴世安說,但當時政府建立台北偶戲館後,由於之間協調有點問題,於是羅斌就和幾位台原基金會的成員,自立門戶在大稻埕另外設立了「大稻埕偶戲館」,繼續他們保留將要失傳的偶戲文化。

「大稻埕偶戲館」對偶戲的推廣不遺餘力,每個星期六都有表演。藉由對表演方式的改良,與外國的文化結合,用生動活潑的表演方式吸引現在人的注意,從傳統偶戲單方面的表演方式到現在能夠利用偶戲和台下觀眾對話,這是另一種偶戲的表演方式。

館內的戲偶、劇中大多的主角都經由偶雕師父陳錫煌及其徒弟賴世安親手雕刻,從衣服到戲偶的身體,都是經過他們的設計而創作出來的;而其他配角,羅斌說,大部分都是用根據劇情的需要而添購。至於劇本的構思,羅斌說:「沒有刻意將中國傳統劇本和西方結合,是自然而然的將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融入戲偶的生命,透過不同的生命感受呈現出不同的劇情。」這也是偶戲館表演方式多變的原因。

偶戲館計畫不久後,將偶戲館遷館到西寧南路上,利用更大的空間將所有蒐藏的戲偶展示給民眾,讓更多中國人能夠重視自己的文化,期望能地方的傳統文化在台灣的土地上根留,也將會藉由不斷的「創新」開闢偶戲文化的另外一條路。


大稻埕偶戲館
地址:台北市民樂街66號1樓
TEL:(02)25529079
FAX:(02)25528344
E-mail:ttt.puppet@msa.hinet.net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