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客家玩透透 暢遊全台灣


生命力記者/賴柔蒨報導


李志中,曾經製作過「歡樂一百點」、「連環泡」等知名綜藝節目。母親是客家人,聽得懂客家話但不太會講,在機緣巧合下製作「客家電視台」的「客家玩透透」,一個非商業導向的節目,從去年七月開台播出至今,跑遍全台灣的客家景點。他說,「我們就像在寫旅遊日記一樣!」

「客家玩透透」是目前少數以「旅遊」為主題的節目,主持人以寫日記的方式帶觀眾遊玩,例如主持人來到高雄美濃鎮,先去製作客家油紙傘,中午享用客家美食,接著到大衛營渡假山莊嚐試各種休閒設施。節目以一日遊的方式進行,李志中指出,主持是沒有劇本的,「我們只有先架構出節目的順序,例如,一個園區玩遊戲的次序,其他要講什麼話都是現場和主持人溝通的。」主持人可以自由發揮,因此節目的不但活潑,更添了幾分自然。

「客家玩透透」剛開始的宗旨是以全台灣六大縣市的客家族群作為節目的中心,帶觀眾認識客家村莊、介紹客家景點。「後來我們發現台灣各地都有客家人,不是只有六個縣市,像宜蘭『三星』鄉就是客家鄉,幾乎沒有人知道,到底多少人才稱得上『客家庄』呢?像一些只聚集幾十個客家人的小聚落,我們也會去報導。」李志中說。

節目後期被定位成「一個講客語的旅遊節目」,以客家人經營的旅遊景點,和年輕人喜歡玩的為主,例如,劍湖山世界、墾丁悠活麗緻渡假村、高空彈跳等等。「客家人也要旅遊啊,很多客家人看了我們節目以後,知道某些農場是客家人經營的,就會去那裡玩,彼此互相認識,大家用各地不同腔調的客家話溝通。」李志中接著說,「我們讓客家人可以到處去找台灣各地的客家人玩!」

李志中說,「我們的目的是針對年輕人的旅遊節目,強調年輕化、趣味性,這個節目算是客家電視台中最活潑的節目。」節目吸引了年輕的族群,甚至是非客家的年輕人,而一般收看客家電視台較年長、客語流利的客家人,反而不會看這個節目。李志中說明,由於主持人小鍾和廖家怡,客語並不流利,改以國客語交替的主持方式,反而貼近一般年輕人的語言,「因為年輕人都是這樣,有一句沒一句的講。」跳脫了客家電視台原本嚴謹的模式,該節目以活潑的調性吸引其他不具客家背景的年輕人,「那些想了解客家文化,不是客家人,也聽不懂客家話的人,就會看我們的節目。」

「剛開始作這個節目真的很難、很累。」一方面是較年長的客家收視群,不適應主持人無厘頭及國客語參半的主持方法;另一方面,客家監製委員會曾經因為主持人在某集中的一句客家話說不夠標準,認為不符合客家電視台的精神。「不過收視率會說話。」李志中說,「現在那些監製還會建議我們要更三八、活潑一點。」

「客家玩透透」跑遍全省各地,去過四百多家「休閒農場」,由於客家人都靠山居住,因此經營休閒農場是普遍客家人的行業,但卻鮮為人知,他們通常不會對外表態自己是客家人。一開始製作單位要求農場老闆講客家話,但幾乎每個人都說自己因為太久沒講或是講不好而推託,在製作單位堅持下,他們總是勉強的開口,李志中說,「每次他們講客家話,都說的很好、很順。而且每個人講完還會問大家自己講的好不好,其實每次都很好。」李志中表示,現在出外景只要表明是客家電視台,會說客家話的人就會直接開口,「這個現象前後的差距真的很明顯,我認為是客家電視台喚醒的很多客家人,他們不再害怕說客家話。」

李志中認為,客家電視台加強了大眾對客家的連結性,例如現在大多數人看到「桃竹苗」地區就會聯想是「客家庄」,過去沒有這麼強烈。不過電視台節目以客語發音,的確縮小了收視群的範圍。「其實不見得是客語節目才能傳達客家文化,用國語一樣可以做到。」李志中解釋,「用客語教客家油紙傘的製作,跟用國語教,哪一種的成效比較大?」會講、會聽流利客家話的只有年長的客家人,但需要接受客家文化的對象卻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假如節目目的是傳承、推廣客家文化,更應該使不同族群的人都收看,並因此了解客家文化,這才是成功的節目。」對此,台北縣客家傳統文化協會理事長何月霞表示,「客家電視台一定要用客語發音,否則就喪失客家電視台的意義了。」

李志中表示,「客家玩透透」會繼續作下去,也同時期許未來客家電視台能注入新的元素,使節目更時尚。何月霞則表示,希望增加競賽型的節目,「這樣可以讓客家鄉親團結在一起,也增加趣味性。」李志中認為客家電視台可以製作與商業電視台拼收視率的節目,讓非客家族群的觀眾也能收看客家電視台的節目,讓客家文化更普及。



延伸閱讀:


1.客家玩透透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