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0日 星期三

陳彥君 重獲新「聲」的女孩

【記者林瑞華/生命力報導】 陳彥君在就讀中山女中時期聽力便逐漸減退,加上病狀剛開始時,常會有頭痛暈眩的現象伴隨發生,使她不但跟不上學校的課程進度,也常為突如其來的暈眩苦痛不已。

陳彥君,一個愛幻想、愛寫作、愛周圍一切事物的女孩,卻因高中時聽覺神經受損,聽力幾乎完全喪失。初由正常人變成一個重度殘障者,陳彥君沒有埋怨上天、也不怪父母,只是擔憂未來該何去何從,也遺憾許多目標與夢想將無法實現。文筆極佳的她,不僅自高中時期就有許多詩文刊載於報章雜誌上,現在更於網路上開闢一個收集自己作品的網站--深藍色憂鬱,並成為名作家劉墉栽培的對象。


陳彥君在就讀中山女中時期聽力便逐漸減退,加上病狀剛開始時,常會有頭痛暈眩的現象伴隨發生,使她不但跟不上學校的課程進度,也常為突如其來的暈眩苦痛不已。

在證實聽力喪失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後,陳彥君的生活逐漸起了變化,她無法再和同學用電話交談,走在馬路上也聽不到後方來車的喇叭聲,生活中頓成一片死寂。於是對外開始封閉自己,拒絕旁人的幫助,只因不希望成為別人的負擔;對家人則容易不耐與動怒。直到她大哥的一句話:「當別人想要拉妳一把時,妳必須先把手伸出來。」改變了陳彥君的想法,使她豁然開朗,不再拒絕朋友的關心與幫助,並且終於能夠敞開心胸面對周遭的人。

陳彥君與劉墉關係的建立,起源於她國中時對這位作家的崇拜,那時便常以讀者的身份寫信給劉墉,提出自己的讀書心得。而劉墉也很欣賞這個女孩的文筆,鼓勵她朝作家方面發展,兩人遂建立起亦師亦友的情誼。聽力喪失期間,陳彥君仍常與劉墉通信,藉著筆,把自己的心情起伏與生活障礙一一告知。劉墉除了心疼她的遭遇外,也希望她把這段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屆時將出版成書,以她的經驗來感動每一個人。

這段期間靠著網路,陳彥君也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並逐漸對電腦產生興趣,目前在網路上擁有一個名為「深藍色憂鬱」的網站,裡面收集她從小到大的成長記錄、詩文作品集、劉墉文章與畫作作品等,並幫劉墉的作品設計網頁。陳彥君的作品一如其人,充滿感情與浪漫的想像色彩,正是一個二十歲女孩對生活體認與未來憧憬的結合。

去年陳彥君順利考上輔大圖資系,但因為動手術裝電子耳的關係而休學一年。動手術對陳彥君而言,又是一項非常掙扎的心路歷程。「這個世界的聲音我聽過了,我也把爸爸、媽媽以及所有深愛的人的聲音深藏心中,現在我不懂自己還有什麼理由要重新聽到?」這是她害怕改變自己花了兩年時間才適應的狀況時的無助吶喊。然而就在同時,一位護士對她說:「彥君,妳還沒聽過自己的小孩叫妳媽媽吧?如果不開刀,妳可能永遠都無法瞭解那分感動與喜悅。」這句話打動了一個封閉少女的心,使她願意接受這項手術,並不畏麻煩地每個禮拜回榮總做音頻調整與復健。現在,陳彥君已能重新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了,雖然透過電子耳的設備無法原音重現,但她的生活中再也不是一片寂靜了。

陳彥君很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感謝家人給她的支持與鼓勵。這條路雖然走得艱辛,卻使她體認到人情的溫暖。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