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7日 星期三

按摩企業化 幫助視障按摩師走入人群

【記者陳芝豔/生命力報導】按摩是最多視障者從事、也是視障者職種中最傳統的行業。為挽救近年來日益沒落的困境,按摩師不再被動的待在按摩院或家裡等客人上門,相反的,他們利用廣告告訴大家正統按摩的優點,並帶著名片在社區辦的大型園遊會免費替人按摩,發送名片,為自己拓展「業務」。

「我們現在以主動出擊的方式做按摩促銷。」台北市盲人福利協進會總幹事陳志洋說。四月到六月間會有正統按摩的公車廣告和廣播廣告,以促銷日漸沒落的按摩業。


按摩是多數視障者從事的工作,但是近年來明顯的沒落。根據盲人協進會的統計,近半年來幾乎每位按摩師都是三天二位客人,月收入在一萬元上下。本身是視障者的按摩師黃銀松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每天有八、九個客人,但現在一天有一、二個客人就算不錯了。

按摩師陳美月將近六十歲,從事按摩近二﹑三十年。她說,以前北投是溫泉觀光盛地,遊客絡繹不絕,也順便帶動了按摩業的市場。然而現在北投溫泉業蕭條,連帶使按摩業沒落。而且一般理容院的按摩多少也搶了盲人按摩的生意,當了十七年按摩師的林昆明說:「現在許多理容院﹑三溫暖的衛生設備﹑規模﹑裝潢都很好,還有員工獎勵辦法,在制度和規模上我們無法和他們競爭。」

陳志洋說,理容院提供的多半是色情按摩,這使得一般人往往將色情與按摩畫上等號,讓人不敢隨便踏進按摩院,因此流失了不少上班族客人,他說為了和色情按摩做區隔,所以利用車廂廣告來宣導正統按摩,並藉此開發女性上班族市場。

除了外在因素,按摩業蕭條多少也和按摩師自身有關,他們多半在家或在按摩院被動等候生意,由於眼睛不方便,主動走入人群開發客源,對他們而言較為困難。林昆明說,按摩師靠的是自己單打獨鬥,生意當然不能和理容院的按摩相比。從事按摩業三十多年的吳美梓也說,他們是一個人一個人的分散在各處,客戶比較難知道有這些按摩師。

陳志洋說,為了改善按摩師外在環境與本身限制的困境,協進會推出「加強正統按摩職業宣導計劃」。他說,按摩師採「隨叫隨到」的服務方式,或是在按摩院等客人上門,由於這是沒有固定雇主的行業,所以按摩師每個月的收入並不穩定。而且近年來經濟不景氣,按摩師普遍每天服務二個客人以下,俗稱一整天都沒客人的「站黑板」,也每月增加天數。陳志洋認為沒有雇主為按摩師開發市場,使得按摩的優點只能靠老客人口耳相傳,為了避免按摩業被淘汰,協進會才會推出這個計劃。

宣導計劃的內容包括,利用車廂廣告、廣播廣告宣導正統按摩;在上班族聚集的地點散發按摩師電話宣導小冊,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依冊上的分區名單,找到離自己最近的按摩師;在機場、休息站、車站、社區等公共場所設置按摩站;按摩師在大型園遊會中免費替民眾按摩,並發名片來開發客戶。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按摩業與大型公司或機關行號合作,按摩師定期到合作的機構,讓上班族可以利用午休時間接受按摩,按摩師黃銀松說:「我很贊成這種方式,因為上班族常常筋骨酸痛,而按摩是消除疲勞最好的方法。」黃銀松認為按摩可以提高上班族一天的工作效率,「就好像日本的上班暖身操」。目前台北市社會局每週一、四的中午在會議室有按摩師為職員服務,並斟酌收費。

協進會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將在六月開幕的社區按摩站,目前有七﹑八位按摩師加入,協進會理事,同時也是中華視障經穴按摩推廣協會理事的林萬成說,因為企業化剛在起步階段,有的按摩師還有所顧慮,怕到時候收入反而比現在更糟糕。不過,只要是在社區按摩站工作的按摩師,每個月至少都會領到庇護性工資一萬兩千元和交通費四千元,林萬成認為這樣的保障,應該可以讓更多按摩師願意加入,並希望這是盲人按摩業企業化一個好的開始。

陳志洋說,早期的啟明教育只單一的培訓按摩技能,造成目前三十歲至六十歲間的視障者「只此一技,別無他技」的情況,他認為中年視障按摩師幾乎沒有轉業的能力,而每一個按摩師背後都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因此宣導正統按摩可以挽救按摩業的危機,並保障視障者的工作權。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