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台灣醫療史根基 從數位化做起

_-1
【記者李若筠/台北報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連體嬰忠仁忠義誕生,當時全球僅有三個三腿坐骨連體嬰案例,且只有一對在分割後雙雙存活,在危險性極高的情況下,臺大醫院基於人道考量決定冒險一試,終於在兩歲八個月大時,經歷長達十二個小時的手術後成功完成分割,創下台灣醫學界先例,也是全球的第二個案。為避免手術失敗,當時請到師大美術系謝孝德教授,利用銅製作一個按人體比例的模型,且加上表皮,讓醫療團隊實地演練。

這個模型在醫療技術進步後已經失去功用,被放置在台大醫院的庫房裡,直到臺灣近代醫療文物數位化計畫的展開,這些曾經占台灣醫療史一席之地的文物、儀器、模型等,才從布滿灰塵的倉庫裡一一挖掘出來。

本計畫於民國九十一年展開,將日治時期的珍貴資料,如教科書等易脆化的書籍,利用掃描的技術保存。計畫研究助理陳文芬表示,當時的外科教授林芳郁相當重視醫學人文,於是決定將以往的歷史文物數位化典藏,以達到傳承目的,讓社會大眾能夠從中了解台灣醫療史的發展。

一八九五年日本正式殖民台灣,日本人來台時水土不服,更無法適應中醫的治療,於是展開醫學教育,將整套日本醫學教育制度和醫療體系直接移植台灣。陳文芬說:「文物的典藏就是在還原當時的場景,日本人使用了哪些東西當教具和醫療器具,藉由典藏追本溯源台灣醫學發展的起源。」

日治時期的醫療教育原以日本人為主,後來才開放台灣人參與,當時醫療技術不發達,無法利用解剖方式讓學生認識體內組織,因此塑造許多模型提供教學使用。如大腦神經模型,不同顏色的小橢圓顆粒代表不同的神經節,表現不同神經在腦髓中的走向。

_整理歷史悠久的醫療相關文物,計畫團隊遇到相當大的困難。陳文芬表示,許多書籍和病例是用日文及德文書寫,必須找到了解該語言並具有醫療背景的學者進行翻譯,且許多文物已經不再使用,年輕醫師不知道其用法和名稱,只能先查詢資料,再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找到曾經使用接觸過的人進行訪談。

進行計畫已長達九年的時間,陳文芬從沒想過會接觸到醫療領域的數位典藏計畫。她說:「一般人會害怕看到針孔等醫療器材,但在整理文物和儀器時,會想到它曾經服務多少人,那是一種感動」,這些文物更象徵台灣早期醫療的發展,有了基礎,才能造就今天的成功。

陳文芬表示,計畫於民國九十六年將文物、舊籍和老照片等數位化,並建立網站以供民眾瀏覽,並於隔年興建四個資料庫,只要在索引欄位打上關鍵字,就能看見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資料,也能看到光復後,台灣與日本醫療結合的大匯流。


延伸閱讀

台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料庫系統

連體嬰
忠仁忠義的故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