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惟伶/生命力導覽】近年來參與海外志工服務的機會增加,學生參與海外志工服務成為了一種趨勢和風潮,甚至有許多學生海外志工團的出現,雖然志工服務往往是出於幫助他人的善意,但隨著這些志工團的增加,學生海外志工的素質參差不齊,讓不少人開始對這些學生海外志工的服務提出質疑,部落客也紛紛發表了他們對於學生海外志工團的看法。對於學生海外志工團是否對當地有實質的幫助,許多部落客提出質疑,認為學生海外志工團去旅遊的成分遠超過志工服務,也有人認為學生專業度不足加上對當地背景不了解,這樣的服務對該地具體的建設貢獻不了多少。身為TOPS(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一員的部落客regis1004為例,他在「海外志工,你及格嗎?」一文,對學生海外志工團在海外的行程規劃提出質疑,他讀完某大學學生二度至柬埔寨服務的紀錄,卻發現「第一個週末就是旅遊..旅遊..還是旅遊,寫旅遊紀錄比寫工作紀錄更加地詳實且引人入勝」他寫道:不是說旅遊不好也不是說已消費方式刺激當地經濟不好,只是挑什麼時間點、以什麼方式都需要三思,也別忘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以及你打著什麼樣的名號去到當地的,該花多少努力、多少心血、多少時間去做你們最初訂好的目標,我想只有你們最清楚....擔任在海外接待志工團的工作者Sam於「2007接團心情」文中也談到,要舉辦海外志工團的成本實在比起在台灣進行服務學習實在要高上許多,更何況效果和品質還未必要好,他提到帶團的情形: 想起,當第四團即將返台前兩天,我不經意問起:你們知道在邊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難民或移工嗎?!除了兩個已是第二次來的學生還能說上幾句外,其他人就只能支支唔唔…因此他質疑,學生對於海外服務的背景沒有了解,這樣的海外志工服務是否「只是將『台灣的夏令營活動搬來海外上演一遍』呢?」部落客yagu252596一開始對於學生海外志工充滿質疑:我認為學生的專業素養有限,對該地的具體建設其實貢獻不了多少;且大部分地區盤根錯節的社會、經濟問題,都需要對該地的深入了解以及長期的規劃耕耘才能做出最有效率的解決之道;加上到海外服務的交通、食宿等開銷大增,怎麼想都覺得不符合效益。 但是經過一場海外志工分享會,他的想法有了轉變: 假如這一個月的生活能夠帶給我們心智上某種程度的成長,使我們成為更負責任、更能包容不同文化、更願意設法改善他人處境……的青年,讓成員的健康帶動社會整體的進步(雖然這實在不太容易),那麼社會所投資到這個社團身上的物資、經費等就不算白白耗蝕。然而,雖然有不少部落客對學生海外志工團提出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參與海外志工服務可以拓展視野,並獲得服務學習的機會。「短期國際志工服務,開啟普羅大眾參與國際議題的契機」這篇文章對於海外志工服務給予了肯定的態度: 開發出適當的短期國際服務方案,並持續性地推出,甚至也積極結合具有社會企業責任的業者,讓此種具有公益性質的旅行行程,更加經濟與具有質感,則不僅有助於提升旅行的層次,讓國際間頻繁的旅行不至於成為環境生態的浩劫,也可以讓不得不然的消費行為本身,自然成為日常公益循環鍊的一環,如此公益不再是特定人士刻意為之的行為,而是普羅大眾可以參與國際議題的契機。「邊境盛開的數位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