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不只是美術 而是孩子的真心

【記者李金翰/台北報導】成立許久的大安婦女服務中心,很多年前就開始致力於兒童及婦女的藝術治療活動,每年幾乎都會針對曾接受或目睹家暴的孩童開辦藝術治療活動。服務中心的督導王海玲表示:「希望可以用藝術治療的歷程來增加這些孩子的自信心,並促進他們人際關係上的發展。」

藝術治療活動通常以團體方式開辦,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們發展正常的人際關係,也能藉助團體的約束力,自主性的產生制衡行為,讓孩子更容易產生認同;並透過同伴的學習歷程,加強治療的效果。團體治療時,會考慮個案彼此的差異性,差異性小的團體,不僅在治療過程上會比較順利,個案間也比較不容易起衝突。

來參加治療團體的兒童多半是社工轉介,較少由家長主動報名,團體進行的方式以八人成員為主。王海玲表示,曾目睹或接受過家暴的兒童,在日後人格發展上通常會呈現兩種趨勢,一種合理化過去家暴的行為,出現暴力傾向,並在後來的人際相處上顯現出來;另一種則是缺乏自信,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主要負責治療的諮商師蘇巧玲,曾在美國長島大學拿到了藝術治療的學位,目前擔任明湖國中的特教老師,也利用自己的專長在許多的治療團體服務。在這個兒童藝術治療團體當中,蘇巧玲主要採用的是傳統認知的美術治療。她表示不同特性的媒材,正好可以配合不同個案的需求,像是比較具有操控性的孩子,就比較適合用粘土來進行輔助。治療流程上,會讓兒童們先使用當週安排的媒材創作,作品完成後再進一步針對特別需要輔導的兒童做訪談。

蘇巧玲說:「創作本身就是一個藝術治療的歷程。」她認為直接以創作的模式來進行溝通,會更容易突破兒童的心防,達到治療的效果。因為相較於成人,兒童較難進行言語諮商,但透過圖像或戲劇模式做表達就顯得容易許多。例如透過繪畫方式,無論從構圖或是用色上,都能夠反射個案的心理狀態。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雖然會跟兒童進行討論,但主要還是以繪畫等美術方式進行評估。

蘇巧玲也表示,很多家長剛開始同意讓孩子來參加團體時,多半都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但當小朋友用強烈的顏色以及構圖來表現家庭時,常常都讓家長們感到驚訝。其實小朋友無時不刻都在學習身旁每一個大人的行為,即使再微小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

地址:臺北市延吉街246巷10號5樓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