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陳凰鳳 搭起臺越文化橋樑

080308_1227 【記者廖芷妍/台北市報導】一襲美麗的外表,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是中山社區大學「新移民學中文」與「越南語言與文化」的講師陳凰鳳。她的課程相當受到學生歡迎,堂堂滿額,但是這學期卻停開社區大學的課,將課程集中到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越南籍的陳凰鳳,七年前隨著台灣籍的丈夫移居台灣,大學畢業的她,在丈夫的鼓勵下到實踐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唸研究所,同時在伊甸基金會當志工。當志工期間,她接觸許多外籍姐妹,發現她們因為文化及語言的隔閡,使得婚姻出現危機,在教導子女方面也遇到種種困難,於是陳凰鳳決定在社區大學開班授課,輔導移居來台的外籍姐妹適應台灣生活、學習國語,希望能夠因此減少與配偶間的衝突,也能更融入社會。

除了教中文,陳凰鳳也教導台灣人學習越南語。課堂上,她不勝其煩的帶領學生反覆練習發音,講解單字的起源、字義,「其實越語一點也不難,只要學會發音就會發現越語很簡單」,陳凰鳳笑著說。碰到一些比較生活化的單字,她也會聊到越南的生活習慣、風土民情,讓學生不只學習語言,也能藉著課程更了解越南。

學員辛月文表示,起初是因為家裡聘請越傭,想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及個性才來報名學越語,沒想到越學越有心得,希望能夠再接再厲讀到進階班,而除了學到第二外語,她也因此認識到另一個國家。「從陳老師身上,我發現越南人的勤快和責任感。」辛月文說。

另外,不少學員是因為工作需求而學習越語。學員陳清祥說,由於公司設廠在越南,他必須了解越南的語言及文化,才能知道員工的想法、需求,做雙向溝通。「每星期假日必須從五股趕到市中心上課,真的很累」,陳清祥說。但只要想到可以學習到許多新的單字,累的感覺就全消失了。

對於教學方式,陳凰鳳有一套自己的哲學。為了讓學生的發音基礎穩固,她在課堂上做了許多比喻,運用台灣既有的國語、台語及客家語的發音方式來教導學生。陳凰鳳表示,與學生做良好的互動很重要,因此她每堂課都要求學生造句、輪流唸單字,也藉由這些機會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經過一段上課時間,她都能與學生打成一片。

在社區大學任教超過五年,陳凰鳳這學期毅然決然暫時停開社大的課程,將課程集中到政大公企中心。她說,會做這樣的決定,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為課程安排太滿,沒有時間到社區大學任教;另一方面則是社大無法安排進階課程,滿足學生及老師的需求。

陳凰鳳表示,越南語基礎課程是由政府補助,加上社大只針對社區做招生,學員不夠、經費不足,導致進階班無法開成,學生只能停留在初級班的程度。 此外,社大有部分學生並未將課程視為「正式」上課,而老師必須盡到照顧每一個學生的責任,進度就越拖越多,想在短期間學會越語的學生就會放棄繼續往下學習的意願。

「其實在社大教書已經有一段時間,希望換個地點能讓自己與學生共同成長。」陳凰鳳說。加上公企中心擁有分班制度,她可以評估學生的程度,選擇適合的教材教導學生,因此想轉換上課地點。而許多原本在中山社大的學生,一聽到陳凰鳳要到公企中心教書,都追隨她過去。

放眼未來,陳凰鳳希望教導越語的師資能夠更加齊全,教學的內容不應只有語言,也應該有豐富的越南文化;而學習越語不應只有成人,也應該擴展到「新台灣之子」,讓小朋友認識越南文化之美,泯除對越南的偏見,將母語越語變成一個優勢條件,使台灣更具競爭力、更加多元化。(照片由記者廖芷妍拍攝)

2 意見:

請問這篇新聞的原先出處是哪兒呢?
如果您知道的話請回信給我,謝謝。

您好,這篇新聞是由生命力記者採訪而得。原出處就是生命力新聞網。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