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萬人考大學」 引發爭議

【記者彭鈴庭導讀】前社區大學講師hero日前在部落格上發起了『萬人考大學、猛藥救教育』的活動,三個月來已網羅了一批同志參與這項行動。此活動主要是為了反應台灣大學院校素質參差不齊、及教育部大學教學評鑑之淘汰機制過於緩慢,而發起的一項活動,目前已經募集了一百多人。

此活動號召大家一起考大學,再故意選填所謂的「爛系」,然後大家說好不報到、不入學希望由此來讓招生不足的大學「自然倒店」。在活動聲明中寫道:「教育部當年開放廣設大學,卻未嚴格把關品質,結果出現大學系所愈來愈多,教學品質卻下降的亂象。」而學校的品質不佳,卻照樣收高學雜費,假考小組認為這是種「教育詐欺。」

此活動經由媒體渲染後,引起了各方熱烈的討論,有人認為此行動能夠更積極的反應現行教育制度中大學氾濫的問題。也有人認為,只要有人還願意花錢就讀,就表示其仍有存在的價值。而教育部則認為此種行為會影響到準考生的權利。

【聯合報社論2008/03/03】「革命未必有理,改革必須加速」提到:

『假考小組』要以「斷人生死」的方法來解決不良系所的問題,各界都指其手段可議,卻也反映出高等教育品質不佳的問題遲未解決,有點到了「官逼民反」的地 步。台灣高等教育快速擴張,看似幾乎達到「人人有書讀」的目標,但因品質控管機制不靈光,發生讓學生「學費繳四年,由你玩四年」、以及「畢業即失業」等後遺症,使很多對大學教育心懷憧憬的學生和家長失望。對於家境不佳、勉強負擔大學學費的家庭來說,也可能因此錯估機會成本。而教育部謂透過評鑑來淘汰辦學不 佳的學校和系所,執行遲緩,可能也是令有些人產生「革命」念頭的原因。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他的部落格上發表了:『什麼是爛大學』一文:
「如果這個活動真能召集一萬名很會考試的人參與,就會有相同數目的學生被排擠 掉就學的機會,這樣的改變為什麼會是有道理的?
一個學校,只要還有人願意自己負擔成本去讀,就表示它對人們還有價值,就沒有是不是「爛大學」的問題,實在不需要旁人去擔心退場機制的問題。
只要學校數目夠多,品質不佳的學校就會面臨招生困難的問題,這時自然會產生 一個由市場構成的退場機制。除此之外,旁人勉強製造出來的退場機制,很可能  只是一種體制受益者的偏見。」
此篇文章發布後總計引起了226筆反面意見迴響。

部落客Min-Chih Sun雖「舉雙手贊成」萬人考大學活動,但認為最終仍需要政府出面處理目前大學素質的問題。
「我舉雙手贊成萬人考大學活動這個部落格提出的大學改革觀點。不過再去考一次大學是沒什麼意義的,這對大學退場機制也沒有幫助。就算把爛校爛系都填滿,讓他們招不了生,他們仍能藉由推廣教育中心、學分班、或碩士班苟活下去。爛大學還是會存在著,難道要一直考下去嗎?最好的方式其實還是以大學評鑑做基準,配合教育部的行政權,直接對狀況不佳的校系減招、停招,之後推動大學合併進而將爛學校淘汰掉。」
也有部落客認為,學生在入學以前就必須好好做足學校調查的工作。在「有人問我選校的原因」一文中敘述:
「我遇過那種入學後才知道學費詳情,才知道學校的「管教」方法的學校,所以我知道學生有可能在資訊不明的情況進了某個學校,只因為分數剛好,只因為學校在台北,甚至是照著前一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簡稱照志願﹞填學校而入學。從局外人的角度,這種選校方法可說盲目,但卻已經是台灣教育的常態。」
更多部落客的發言可以在「萬人考大學」黑米書籤的頁面查詢。

3 意見:

教育制度的失敗已經讓人民感受到對未來的無力。
唯有文憑是問的社會環境,對於更多青年學子來說,還來不及思考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念書的意義,就被先預定了青春歲月在不斷考試填鴨的生活中渡過。
教育是讓人成為思考的個體?或只是會考試唸書達到社會期待目標的機器?
只有功利主義完全向目標前進的人,是否就能為這個社會貢獻什麼?這種悲哀會一直持續下去?或是,直到真正又重新注重技術的時候?

教育制度的失敗已經讓人民感受到對未來的無力。
唯有文憑是問的社會環境,對於更多青年學子來說,還來不及思考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念書的意義,就被先預定了青春歲月在不斷考試填鴨的生活中渡過。
教育是讓人成為思考的個體?或只是會考試唸書達到社會期待目標的機器?
只有功利主義完全向目標前進的人,是否就能為這個社會貢獻什麼?這種悲哀會一直持續下去?或是,直到真正又重新注重技術的時候?

iceblink您好,非常謝謝您對此議題的關注。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