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親密夥伴 不說話的心理醫生

Photo_3 【記者吳衍姍/台北市報導】「哇!好可愛的小貓喔!」「老師,我會幫狗狗清理便便了!」對於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系助教葉明理來說,能讓天真無邪的孩童對動物敞開心房,就是她的快樂來源之一。葉明理說,研究指出很多重刑犯的成長經驗,就是從小欺負動物開始。因此,培養孩童健全的觀念,使他們不會對動物產生不當行為,就是成長期的重要關鍵。葉明理說:「透過動物輔助教育,讓孩子成為小小訓練師,即使是清理排泄物這樣簡單的動作,都會使孩子更有責任感。」

寵物治療(又名動物輔助治療)是指運用符合條件的動物,來幫助人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和社會共容。所謂的條件則需具備可被信賴、可被控制、可被預期行為以及適合服務對象,但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動物,包括牛、蛇等都可能被實行。而寵物治療在國外已行之有年,甚至有設立提供給治療用的專門寵物機構。這種治療方式,能夠打破人類之間的藩籬,成為和外界接觸的媒介。像是有心理障礙的病友,如果能讓他對動物放下戒心,那麼對於外在的治療可能會慢慢接受。在國內,護理之家的老人、特殊教育的兒童,以及復建階段的精神病人都有實施動物治療的案例。

葉明理說,她曾經就遇過一位中風九年的六十多歲老太太,在養護中心復健情形不佳,每當有人扶她起身就會馬上無力的跌坐在輪椅上,而且嘴裡一直重複喊著「我好可憐喔!」。但根據專家評估,其實她有能力站立,只是心理上排斥去做。因此,葉明理便讓她與狗互動,像是丟撿球,以及讓她嘗試站著幫狗梳毛。「到了第三次治療的時候,她已經能夠不扶桌椅,獨自完成梳毛的工作。抱怨次數也減少,原本愁眉不展的表情漸漸多了笑容。」葉明理笑說。

而寵物治療所訓練的動物,通常以貓狗為主。因為其他物種的動物與人類相處時間不長,很難將牠們訓練成願意主動和人親近,在實行治療上比較困難。至於訓練方式基本上就是服從,使牠們能夠明白主人下達的指令,成為居家的動物。再來就是教導動物一些「把戲」,例如與主人玩拋接球等等。葉明理說:「動物與人之間的互動越多樣化,被服務對象就會被鼓舞,願意更積極投入,進而改善他的問題。」

一路從動物流浪之家到關懷生命協會,之後在國外得到寵物治療師的證書,並在護理學院開設一門寵物治療的課程,葉明理對動物的關懷不遺餘力。從對動物的愛,到對人類社會的關懷,對她來說都是自我成長的過程。葉明理提到,曾經幫助一位自閉症的兒童,讓他訓練一隻狗聽從命令,從中孩子就發現狗狗要與主人眼神交會,才能懂得主人下達的指令是什麼。之後當他與人交談時,眼神再也不會飄向四方。「有時候我跟他聊天,他還會把臉湊過來,眼睛瞪得大大的盯著我說話,模樣可愛極了!」葉明理笑說。「他的一小步,對我而言是一件既驕傲又感動的成就。」

動物不只是人類的朋友,更是人際關係之間的潤滑劑。對於很多病友而言,動物直接的反應,才是最真實的。透過動物,讓許多人將內心與外界的鴻溝搭起一座橋梁,讓他們尋回最完整的自己。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