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林志昊報導】隨著電子商務環境的日趨成熟,許多國內的企業已經著手於網路經濟的產出。網路書店、網路購物大街、網路媒體的發達,已經衝擊到社會中許多企業未來的行銷走向。但網路的影響不只如此,除了企業公司外,網際網路的出現也替社會中的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NPO)開啟了新的經營思維。而『勵馨文教基金會』,就是一個懂得如何運用網路的特性,替自己服務加值的一個非營利公益組織。『勵馨基金會』的企畫部主任蕭榮君表示,其實早在一九九五年,網際網路剛在台灣風行時,『勵馨』就已經著手規劃網站的架設與經營。「剛開始我們對網站的定位,只在於一般的訊息發佈而已。」蕭榮君說,架設網站的原始構想,來自當年一個由勵馨自己舉辦的鐵路巡迴宣導活動。宣導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在台灣找出十個網站,可以教導兒童學會自我保護。後來這項宣導做久了,『勵馨』乾脆就決定自己也架設個網站。「有了這項構想,所以我們當年就向內政部提案,提案通過後,就由內政部給我們資金,讓我們去規劃網站。」蕭榮君說,在獲得內政部的金額補助後,『勵馨』就主動去尋找其他科技公司,替『勵馨』設計網頁。而『新絲路公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勵馨』展開第一次的合作。但『勵馨』本身是社福團體,內部並無專業的網站設計人才,因此就由『新絲路』負責提供免費的登錄帳號與師資、再配合『勵馨』人員提供的網站內容,如此一步步的架設起屬於『勵馨』自己的網頁。「當時國內的網路環境還不成熟,因此我們做這個網站其實也有一定的風險。」蕭榮君說。但即使如此,勵馨還是認為有架設網站的必要。「網路的特性可以做很多事,譬如訊息發佈或線上捐款。而且我們當時有把握,網路在未來會成為市場主流。」以『勵馨』的工作性質而言,儘管在經營網站時,必須擔心輔導對象與捐款者資料外流等一定的風險,但由於『新絲路』方面對他們設計出的線上募款程式在安全上很有信心,因此『勵馨』也就自然的繼續請『新絲路』再幫他們設計線上募款的程式。在網路捐款的系統設計出來之後,也替『勵馨』本身減少了許多經營開支,譬如透過線上捐款的進行,『勵馨』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資料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