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6日 星期二

加速災區重建 改善災民生活

【生命力記者/戴宇岡報導】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政府為了協助災民度過災後失業及經濟難關,除了首次嘗試推行「臨時工作津貼」這樣以工代賑的模式,並在八十九年五月八日依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第二十四、二十五條規定明文訂定九二一震災重建就業服務職業訓練、臨時工作津貼請領辦法及九二一震災重建僱用災民獎勵辦法,期望給災民最大的幫助。

也許有許多人認為,由於災區內的產業短期內不容易完全復甦,再加上災區民眾的失業情況一時無法趕上的時候,以工代賑或類似臨時工作津貼的做法應該可以有效的紓解災民的生計和經濟困難,但是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的副執行長謝志誠並不這麼認為。

台大農經系教授謝志誠表示,災區目前面臨的並不是就業的問題,而是失業的問題。對災區與災民的經濟情況來說,他們需要的並不是每個月多少錢的補助,更不是要政府給他們公家飯吃,而是希望政府能趕快重建他們的家園。

謝志誠指出,這些中部災區的居民,從前就不是上下班賺錢,而是以賣水果、賣特產來維持生計,對他們來說,無論政府現在暫時給災民什麼工作,都不是能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他們從前就不是過這種生活,更何況只是一些掃地的工作。其實最根本的,應該是盡快改善及恢復災區的產業環境與觀光價值,這樣一來,商店就漸漸開始又會有生意,災區也就能再度回到從前。

目前政府的所做所為,雖然都是必要也必須的,但他們都忽略了最基本的步驟,就是先致力於家園重建,並恢復地方的經濟產業。謝志誠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有一個人,他的房子倒了,對外的通路也被堵住了,我們必須做的並不只是給那個人生活費就好了,最主要的還是要把房子和通路修好,而且缺一不可,因為不管是只有蓋好的房子或只有暢通的道路都沒有用。

現在的災區情況就是如此,由於重建速度緩慢,因此不管怎麼補助或輔導就業,都比不上重建災區,讓災區的經濟活動及觀光事業等熱絡起來重要。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讓他們有工作做,經濟就沒問題。事實上,只要重建災區的工作很快的落實,讓大家再度鼓起勇氣走入災區消費,災民的生活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不藥而癒。

謝志誠最後語重心長的表示,社會大眾常常只會看到一件事情的表面,並不會深入去探討它的因果關係,就拿這個臨時工作津貼來說,其實災民的就業問題只不過是九二一大地震形成的結果,而我們最該去注意及研究的,應該是重建的問題,只要地方上的基本建設恢復了,災民的經濟與就業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擔心。

延伸閱讀:

謝志誠教授 

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