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1日 星期二

育仁 混合教學打破學習障礙

【生命力記者/林揚程報導「左三圈、右三圈,脖子動動、屁股扭扭、大家一起來做運動!」育仁啟智中心裡的小朋友們都興高采烈地隨著音樂節奏而起舞,平日安靜的小文也高興地參與活動,手足舞蹈地大聲唱歌,一旁的老師和家長看到智障兒小文開心參與活動的情形更是高興與欣慰。

民國六十八年成立的天主教育仁啟智中心,以輔導三到六歲學齡前心智障礙兒童為主。教育方針是以生活教育為核心,加強生活自理能力為目標。課程上更設計個性化教學,有音樂治療、語言治療、感覺統合治療等課程,增進智障兒的認知學習能力,為他們將來就學做充實準備。

育仁啟智中心輔導老師蔡依蓁說,音樂治療的課程幫助很大,透過音樂舞蹈的訓練讓孩子能活動身體,增加感官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更適應團體生活。另外安排智障兒和一般學生一起學習,不但能使智障兒和他人建立互動關係、更能加強他們的溝通能力。

同時蔡依蓁也表示,安排智障兒和普通兒童一起學習,提供智障兒更多的啟發是育仁啟智中心努力的方向。「混合教學」目標在於給予智障兒一個正常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夠學習到正常的社會行為。育仁啟智中心上午將智障學生安排在幼稚園中與普通小孩在一起學習,下午再轉回到特教班來做認知教學、生活訓練。

透過這樣混合教學,智障兒小文從不會吃點心、隨時需要人照顧的情況,進步到已經可以和普通兒童一起上課,可以自己吃點心,自己照顧自己。小文的媽媽表示,混合教學讓小文封閉的個性改善很多,現在小文還會主動要去找朋友玩。

蔡依蓁說,啟智教育的起步越早越好,對智障兒而言,幼兒時期的啟智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這個基礎打得好,以後教育的過程才能順利。而智障小孩的個別差異相當大,每一位都是相當獨特的個體,因此更要重視個別化的教學。

「正常的眼光和接納的心」是蔡依蓁照顧心智障礙兒童後的感觸,她說要讓孩子在正常環境中學習,而不只是在一個被隔離、受保護與寬容的環境中。過度的保護反而會讓孩子有固執、不能變通的行為,而育仁啟智中心的混合教學就是為打破這種隔離。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