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9日 星期三

社區大學推動 落實念理念是關鍵

【生命力記者/黃君鼎報導】社區大學熱潮蔓延全國,目前除了台北市文山及新竹市青草湖兩所社區大學已經成立之外,台北縣政府已預計在今年九月時一次推出五所社區大學,台中縣預定九月成立公民大學,台南市也正積極發展,另外包括高雄市、宜蘭縣、台南縣、彰化縣、甚至馬祖地區也都躍躍欲試,各縣市對成立社區大學都表現出高度的興趣。

推究這股社區大學的風潮,雖然上溯至台大教授黃武雄提出社區大學的理念,以及有一群對教育改革懷抱夢想的人來推動,但最終能造成一股風氣的原因,還是在於有許多希望能得到更多知識的民眾。



空中大學學生陳佳楓表示,對於已步入社會工作,但又有心再進修的人來說,一般大學的門檻還是很高,空中大學的修業內容與年限,也不一定符合需要,週遭朋友當中,很多人都有心向學,卻有對大學不得其門而入的無奈。社區大學沒有條件限制的入學資格,滿足了這些人的願望。

乍看之下社區大學資格沒有限制似乎會降低素質,但其實相反,社區大學教師成令方提出她的看法,社區大學的學生由於聊解自己需要,更能把握上課與老師的互動。他認為,與一般大學相較,不僅本身可以主動學習,老師更可從中獲得不少心得與樂趣。

而地方政府多大力支持,也是社區大學迅速發展的原因。雖然中央政府以及法令對於社區大學仍有許多限制,並不影響社區大學在各地的發展。台南市社區大學召集人林孝信指出,只要地方政府有心辦學,一年約一千萬的經費並不算太多。

雖然社區大學有地方政府及民眾的共同支持,但目前的教學走向,似乎偏離了原來的精神。台中公民大學的成立,說明了偏離點在何處。

「從開課經驗發現了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只要課程名稱上有『社區』二個字的,鐵定票房不好,招不滿學生。」台中公民大學籌備主任阮小方指出問題所在,一般人對於「社區」的概念仍不夠完整,造成了課程發展的阻礙,因為在台灣「社區」的用法常會讓人在地理上的鄰近概念上作聯想,而非真正地落實於社區共同體的想法。「這樣的走向明顯地會與當初我們所願意的發展:『培養一般民眾的批判思考與公眾參與』漸行漸遠。」公民大學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中作了變化,將課程類型改為人文、社會、自然三類,在每一類之中都加入公共精神實踐的設計。

阮小芳說,社區大學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希望在台灣特有的歷史社會環境考慮下,進行一種更為普遍性與草根性的民主運動,造成台灣社會徹底的質變,並藉此啟動公民社會的成形。

林孝信也表示,社區大學的重要理念在推動「社會重建」,講究生活與教育結合,同時也是是傳統大學以外,高等教育的第二管道;它不是一般大學的補充教育,也不以技職教育為主,而是一種深化民主、重建社會、培養現代公民、鼓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新型態大學。

社區大學或許在法令制度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階段性的目標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就像台南市教師會促進會召集人朱慶慶所作的詮釋:「就教育的普及面而言,社區大學成立有其必要性,但是否能夠將理念落實是重要關鍵;社區大學可以提供現行體制下無法進入大學、卻又擁有強烈求知慾及自我提升者,一個很好的機曾。」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