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海洋心,文化情 海洋藝術在此發「洋」光大

03
圖為日治時期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之模型。記者趙以寧/攝影
【記者趙以寧/基隆報導】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座落於基隆港,水、陸、鐵道三種主要交通工具的交會處,前臨基隆市人口密度最高的仁愛區,是當地最重要 的海洋博物館。在這裡,可以體驗海洋文化與詩詞書畫藝術結合的登峰造極,更可以一窺海內外船隻的歷史,館長黃岢梅說:「這裡不但有3D電影院,還可以親自 體驗駕駛船隻的樂趣,將船的歷史與中國古代的詩詞做結合,以互動式展覽實踐海洋教育,我們就是以這些特別的方式,來吸引小朋友學習海洋文化。」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竣工於一九一五年五月四日(日本大正四年),原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所有,建築外觀呈現日治時期流行的風格。這棟看似不大的博物館,其實 連結了許多時代背景下的故事,館長黃岢梅笑道:「這在日治時期可是非常前衛的建築,尤其基隆西岸碼頭為當時重要的一大港口,藝術館建築特色對基隆的航運地 位來說,更是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台灣光復後,此建築由招商局接管。民國三十八年,其屋頂因火災燒燬而改建。之後,陽明海運公司承接招商局的職務。「二 ○○四年,我們開始規劃籌措,以海洋文化為經,人文藝術為緯,將這棟建築改建為能讓民眾寓教於樂的海洋博物館。」黃岢梅說,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陽 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正式開館啟用,「所有辛苦與努力都值得。」她興致勃勃的說。


提到改建時遭遇的瓶頸,黃岢梅強調:「簡單一句就是時間太短。我們必須在一年內從規劃、籌措資金到改建到完工,等於是從無到有的大工程,一切從零開始。由 於先前發生地震及火災,日治時期留下來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幾乎剩下骨架,外表牆壁剝落,我們必須重建各樓層地板天花板以及屋頂,為了保持這棟建築當時的 架構,我們把建築內部都拆掉打掉,在只剩外殼內部中空的情況下進行改建。那時候真的是過著極度繁忙的日子,甚至開館前一兩天,都還在進行工程的修繕。」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將以中小學生為主要目標觀眾,藉由展示、教育、研究、蒐藏、推廣、觀光、休憩活動及創新等多面向功能,引領民眾深入瞭解我國海洋立國的 精神及海洋文化藝術的內涵,進而「喜歡海洋、親近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此館一樓為服務台與海洋教室,裡面放置了各式各樣前來參觀的小朋 友與志工們的作品,二樓為特展展覽區,目前為「詩情畫意訪古船特展」,三樓是常設展覽區,讓民眾更進一步了解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的建館歷史,四樓則是會議 室。館內更有許多熱愛海洋文化的志工阿嬤與阿伯,親切的服務與詳盡的介紹,使海洋藝術得以在此發揚光大。

「我是小小船長!」一個活潑的小男孩興奮得大叫,三樓的駕駛體驗區,不但有志工教導開船技術,更提供船長、副船長、機輪長等等的制服與帽子,讓這趟開船之旅更添真實感,不管是大朋友或小朋友,都深深被這種角色扮演的新鮮體驗給征服了。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小故事,那就是蔣介石先生和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也有一段淵源。國共內戰時期,蔣介石先生決定撤退,他搭乘「江靜輪」在上海外的舟山島巡 視,希望能在上海外面尋找一個能訓練軍隊的島。後來,重要幹部們在船上決定要到台灣,於是就這樣與台灣的歷史接軌。原來,江靜輪其實就是招商局的船,蔣介 石先生上船時,不僅帶了貼身用具,連廚師、餐具都自備。當時船上的遊客都被淨空,被留在船上的服務員之一,剛好就是當年二十幾歲的招商局前董事長郭洪威先 生。於是,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便為郭洪威先生拍攝了記錄片,讓這段曾經與蔣介石先生接觸的回憶流傳下去,同時也在展館三樓放置了蔣介石先生閱讀地圖的模樣 人型,非常有趣。
關於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未來的展望,黃岢梅說:「我們每一年都會更換特展項目,今年為「詩情畫意訪古船」特展,為慶祝建國一百年,試以人類與海洋文化發展 之起源船舶作為展示主題,以寫詩、畫詩、賞詩、訪詩為四大核心,並以鋪陳詩句、繪畫意境、詩意船模、名詩賞析等為展示主軸,希望新鮮的點子能讓展館更豐富 且更具教育性,並在各個節日舉辦活動,像是前陣子舉辦的鯉魚旗活動,整個港口掛滿了小朋友精心製作的鯉魚旗,如此吸引民眾前往,期待提供民眾一個與海洋文 化邂逅的場所,以心領略海洋文化面貌,使觀眾洋洋乎與天地同遊而不知其窮。」

延伸閱讀

陽明海運公司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