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陳志成三十年記者經驗談

【記者蔡妏雪/生命力報導】 坐著計程車剛到某家日本料理餐廳,餐廳裡正在舉行「生命線記者會」,這位將自己一半的歲月都奉獻給報社的資深記者陳志成,從法律系轉戰新聞地方記者,一待就待了三十年,在假日仍盡忠職守地跑新聞,他說:「不要嫌無聊,看似無趣的場合,仍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一九七三年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陳志成,大學時期其他人都窩在法學院圖書館用功讀書,只有他被圖書館內的成堆雜誌所吸引,他說或許那時候正在為當記者做準備吧。畢業後曾在保險公司短期待過,一九七九年考進《中國時報》,因為家住彰化就近選擇到彰化當地方記者,不知不覺中,已待了快三十年之久。

幾年前《中國時報》中南編裁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問到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陳志成表示,報社一直在裁員,就要讓報社覺得「物超所值」,付你薪水是值得的,對報社來說,物美價廉的記者最好。他還表示,記者是很窮的行業,賺不了什麼錢,即使要賺也是賺黑錢,有些比較小型的報社在像是彰化等比較鄉下的地方,記者根本就沒有薪水,甚至還要自己買車、相機、電腦等配備,就好比當兵要自己買槍一樣,「沒有熱忱根本就幹不下去。」

離開餐廳前往下一個採訪地點,一路上陳志成分享著他當記者的經驗,他說不喜歡跟人交朋友、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地方、不喜歡應酬,這些人不適合當記者,記者有記者的尊榮,地位是靠自己建立的。曾經有一位政大女學生跟她媽媽來找陳志成,她表示想當記者,陳志成並沒有說些什麼,先丟了報社的每日檢討給她們看,讓她們知道當記者沒有想像中那樣好玩,壓力其實很大。

兩個月前,陳志成為彰化女中學生推甄做模擬口試,非常多人想要當記者,覺得記者很光鮮亮麗,對主播有著無比的憧憬,他表示記者可以得到其他行業得不到的機會,像是可以跟縣長接觸,其他人可以嗎?有辦法到國外參與奧運,其他人有辦法嗎?不過記者是個冒著生命危險的行業,像之前有一次颱風來造成水災,《中國時報》黃俊銘地方記者為了救《聯合報》女記者,車被沖走,人差點也被沖走,後來報社買了台新車當作補償。

聊著聊著已來到下一位受訪者的家,對象是吳晟,有名的鄉土詩人兼散文家,問到怎麼會來採訪他,陳志成說:「想採訪吳晟想很久了」,記者採訪有分兩種,一種是報社指派的,另一種就是自己去挖掘的,這次採訪吳晟和他的兩位兒子,主題是吳晟和兒子的小樹林。看著他和受訪者的互動訪談,彷彿朋友一般,將近四小時的採訪過程真實地呈現在眼前,讓人大開眼界。

最後,陳志成說,每天早上起床的心情取決於昨日的採訪報導有沒有見報與自己和別人的新聞報導比較,不要等報社來檢討你,自己要先檢討自己,「擦乾眼淚,重新振作」。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